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遭贬。卒后追谥文忠。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谒金门

[近现代] 邓桐芬

归不得,满抱消疑堆积。
春日绵绵人作客,帘深幽梦隔。
风雨时捎窗隙,粘径愁香狼藉。
蜀魄啼红朝复夕,闭门空掩饰。

哭静闻禅侣 其六

[明代] 徐宏祖

一番魔障一番憨,梦寐名山亦是贪。
井不及泉无论九,河难问渡尚呼三。
疲津此子心惟佛,移谷愚公骨作男。
幻聚幻离俱幻相,好将生死梦同参。

送李副郎士达终养

[明代] 祁敏

一疏为高堂,非缘松菊荒。
白云穷望眼,秋色照归装。
暂束新袍笏,仍娱旧綵裳。
金门非忍别,事主日犹长。

移家

[清代] 成多禄

柴门一曲抱江斜,暂息尘劳向水涯。
天过重三犹带冷,邻非元九也移家。
辙寻深巷人初到,径扫空庭鸟不哗。
何事静中参妙谛,画眉声里落群花。

奉送白翁老堂翁老先生荣归 其二

[明代] 田所赋

一疏批鳞乞此身,手持优诏挂朱轮。
粉郎满坐推先达,莲府诸公拜后尘。
柳色渐随兰棹远,梅花乱扑酒莼新。
悬车绿野从容日,正及云林醉好春。

赠越南贡使阮云麓 其二

[清代] 李元度

一疏曾闻荐马周,江干握手舣仙舟。
鸡林敢诩诗增价,猿臂深惭相不侯。
海外有人询轼辙,山中容我伴巢由。
送君心逐南飞雁,五字河梁地爪留。

乐余东老歌

[清代] 韩是升

乐余东老乐不休,所乐不与常人侔。
常人之乐乐富贵,食前方丈罗珍羞。
姣童艳姬列左右,深居简出同王侯。
钟鸣漏尽梦随觉,白杨萧瑟风飕飕。
东老少年餍粱肉,水苗数顷贻先畴。
既遭蟊贼又水旱,输官不足增烦忧。
也曾挟书上光范,黑貂空敝苏秦裘。
归来鬻田并瘗笔,如释重担心悠悠。
出门但得山水趣,入室那顾妻孥愁。
名缰利锁两抛掷,此身宕往真夷犹。
行逢佳处便淹泊,东西南北篮舆舟。
吟诗不学杜陵苦,直抒胸臆无雕搜。
舌耕差免冻与馁,饔飧以外他何求。
箪瓢环堵出金石,颜回原宪皆吾俦。
食留余味饱童婢,口留余话无愆尤。
庭留余地种花药,脚留余力登山丘。
余年余事鼓余兴,乐余击壤歌街头。

满江红 晓起

[清代] 毛媞

晓起梳头,尘满了、玉台明镜。
试推窗,东风却比,西风还劲。
乱树爱听黄鸟语,小园懒步红芳径。
最堪怜、半好半残花,春如病。
寒共暖,相为政。
蜂与蝶,应争胜。
只青青帝子,坐来端正。
芳草也能迎淑气,丛兰别自成幽性。
但小廊、一带曲阑干,闲堪凭。

上黄冈胡稚香先生

[清代] 朱克柔

冬山奇翠剥不落,再拜今见胡先生。
天下承平杰士老,鹰雕翻多乡里名。
兄亡弟废分产渰,八口并合一而三。
有母有母耄更甘,入门一笑风澈骭。
万金委托常在腕,袖中萧萧卖田判。
咸同上下嬉天狼,出没黄麻百战场。
先生时作绿鬓郎,落日横殳每跳踉。
欲走从军亲在堂,矧今慈竹严高霜。
酒酣纵谈胡益阳,中兴大业网挈纲。
呜呼皇天哀民命,三十鳏鱼自贞劲。
行年半百未为衰,益阳中丞傥见之。

挽从兄

[元代] 元善

一病竟不起,何期遽哭君。
风神难再挹,生死此长分。
性戆怀偏直,情真意每殷。
青冥安可返,怅望浦头云。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