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怀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注释

①落魄:仕宦潦倒不得意,飘泊江湖。魄一作拓。
②楚腰:指细腰美女。《韩非子·二柄》:“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
③掌中轻:汉成帝皇后赵飞燕“体轻,能为掌上舞”(《飞燕外传》)。
④十年:一作三年。
⑤青楼:旧指精美华丽的楼房,也指妓院。
⑥薄幸:薄情。

赏析

此追忆扬州岁月之作。杜牧于文宗大和七年至九年(833-835)在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幕府任推官,转掌书记,居扬州。当时他三十一、二岁,颇好宴游。从此诗看,他与扬州青楼女子多有来往,诗酒风流,放浪形骸。故日后追忆,乃有如梦如幻、一事无成之叹。这是诗人感慨人生自伤怀才不遇之作,非如某些文学史所论游戏人生,轻佻颓废,庸俗放荡之什。《唐人绝句精华》云:“才人不得见重于时之意,发为此诗,读来但见其兀傲不平之态。世称杜牧诗情豪迈,又谓其不为龊龊小谨,即此等诗可见其概。”
诗的前两句是昔日扬州生活的回忆:潦倒江湖,以酒为伴;秦楼楚馆,美女娇娃,过着放浪形骸的浪漫生活。“楚腰纤细掌中轻”,运用了两个典故。楚腰,指美人的细腰。“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韩非子。二柄》)。掌中轻,指汉成帝皇后赵飞燕,“体轻,能为掌上舞”(见《飞燕外传》)。从字面看,两个典故,都是夸赞扬州妓女之美,但仔细玩味“落魄”两字,可以看出,诗人很不满于自己沉沦下僚、寄人篱下的境遇,因而他对昔日放荡生涯的追忆,并没有一种惬意的感觉。为什么这样说呢?请看下面:“十年一觉扬州梦”,这是发自诗人内心的慨叹,好像很突兀,实则和上面二句诗意是连贯的。“十年”和“一觉”在一句中相对,给人以“很久”与“极快”的鲜明对比感,愈加显示出诗人感慨情绪之深。而这感慨又完全归结在“扬州梦”的“梦”字上:往日的放浪形骸,沉湎酒色;表面上的繁华热闹,骨子里的烦闷抑郁,是痛苦的回忆,又有醒悟后的感伤……这就是诗人所“遣”之“怀”。忽忽十年过去,那扬州往事不过是一场大梦而已。“赢得青楼薄幸名”—最后竟连自己曾经迷恋的青楼也责怪自己薄情负心!“赢得”二字,调侃之中含有辛酸、自嘲和悔恨的感情。这是进一步对“扬州梦”的否定,可是写得却是那样貌似轻松而又诙谐,实际上诗人的精神是很抑郁的。十年,在人的一生中不能算短暂,自己又干了些什么,留下了什么呢?这是带着苦痛吐露出来的诗句,非再三吟哦,不能体会出诗人那种意在言外的情绪。
前人论绝句尝谓:“多以第三句为主,而第四句发之”(胡震亨《唐音癸签》),杜牧这首绝句,可谓深得其中奥妙。这首七绝用追忆的方法入手,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三、四两句固然是“遣怀”的本意,但首句“落魄江湖载酒行”却是所遣之怀的原因,不可轻轻放过。前人评论此诗完全着眼于作者“繁华梦醒,忏悔艳游”,是不全面的。诗人的“扬州梦”生活,是与他政治上不得志有关。因此这首诗除忏悔之意外,大有前尘恍惚如梦,不堪回首之意。

杜牧
杜牧(公元803-853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注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大鹏咏

[清代] 申颋

蒙庄赋《逍遥》,北溟生胸臆。
奇气化为鹏,扶遥渺八极。
寰中小世界,谁睹垂云翼。
我欲乘其背,不使六月息。
回翔与天处,俯仰周万亿。
戏掷一羽坠,尽屈人间力。
庶几服愚顽,永绝戈与弋。
气嘘阴阳转,雨旸无愆忒。
翅簸山海平,天下无倾仄。
两爪握双曜,岁序无催逼。
我乃驱之游,逍遥玩物色。
浩荡无古今,曾何辨畛域。

齐天乐 游仙

[清代] 吴皎临

凤凰台上吹箫侣,同伴月明凤舞。
十二楼台,三千世界,眼见微尘如许。
高寒逼处。
浸肃肃肌肤,不胜凉露。
桂影摇寒,清辉濯苦更风御。
泠泠环佩齐楚,望瑶京缥缈,步虚声下。
露湿云鬟,光莹玉臂,遍惹天香衣素。
拟身何处。
逐神仙侣伴,琼宫玉宇。
便欲骖鸾,两两踏云归去。

吴越王舍利塔

[清代] 周震荣

凤凰山前万松岭,碧波云鹤空遗亭。
表忠观但存二石,金涂塔况余千龄。
深宫五夜范金土,西域如来留影形。
白莲迹古僧难问,白石斋头诗可听。
家山梦远桐乡好,雅事人传翠墨灵。
坐想临安千载上,笃生异人五季丁。
弩却胥涛楼叠雪,衙排石笋山围青。
万姓依王王佞佛,佛身千亿千穹冥。
蜀汉同时纷割据,触蛮一角悲磷萤。
丛丛谁衣山头锦,戚戚终怜牛角鼮。
翠钿紫陌春花辇,私第黄金海物瓶。
还乡唱罢王孙去,保叔崔峨月入棂。
乌井荒祠遗老拜,北邙宿草东风醒。
君去更寻握发殿,苍苔败瓦,或有功臣型。

赠金君篯孙

[清代] 张登善

凤凰池上蜚声早,为念莼鲈一棹回。
才竞当阶红药艳,家馀止水碧芦灰。
赋诗自写循陔乐,济物曾闻洒润来。
沧海横流吾道在,风尘怀抱对君开。

杂兴 其三

[清代] 吴安谦

读书辨真伪,岂以论屈伸。
小儒矜片长,盛气压群伦。
沟浍小沧海,丘垤卑昆岷。
昧者不自量,谁与指迷津。
宣尼称至圣,不敢居智仁。
尧舜独千古,渊衷逊臣邻。
胡为蚩蚩辈,辄欲多上人。

遣意 其一

[明代] 韩鸣鸑

至人处世间,隐如在泽珠。
和光固其扃,虚室辉有馀。
燥湿不同营,喧寂各异趋。
皎皎多易淄,守元称远儒。
自非罔象流,赤水谁能濡。
□哉先民言,盛德乃若愚。

凤凰台

[宋代] 刘矩

凤台何亭亭,迥与雨华对。
凭高一登眺,秋事渺无际。
鹭洲赏心前,牛首秦淮外。
万叠云稼横,百缆风樯会。
眷言簿书隙,载酒邀华旆。
翰林诗百篇,生公法三昧。
皮肤虽不似,妙趣总相类。
怀古睇平芜,可但高李辈。
忆昔耿与韩,造膝陈大计。
高光课厥成,一语不相戾。
江淮今清晏,河路尚腥秽。
蛇豕相噬吞,天已厌戎裔。
箕敛民弗堪,恶稔将自毙。
愤激闻鸡舞,慷慨中流誓。
尺棰仗皇灵,喋血笞其背。
燕然彼有石,深刻诏来世。
兵强在食足,万灶馀廪廥。
叶奏酂侯功,接武文石陛。

北山烟雨

[清代] 张思宪

北山隐约树模糊,烟雨朝朝入画图。
却忆草堂留我住,爱他水墨米颠呼。

朱明洞

[明代] 罗泰

洞外野泉鸣,终古无人到。
五色吐仙云,四面围丹灶。

赋得金盘露送宋显夫佥事之山南

[元代] 程益

凤城仙客来扬州,便当解此千金裘。
丹丘夜出玛瑙瓮,洞庭春泛瑶华舟。
看花路入竹西寺,吹箫人倚桥边楼。
船头对月且独饮,锦袍明日金陵游。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