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杯

朝代:宋代 作者:周邦彦

隋堤路,渐日晚、密霭生烟树。阴阴淡月笼沙,还宿河桥深处。无情画舸,都不管、烟波隔前浦。等行人、醉拥重衾,载将离恨归去。
因思旧客京华,长偎傍疏林,小槛欢聚。冶叶倡条俱相识,乃惯见珠歌翠舞。如今向、渔村水驿,夜如岁、焚香独自语。有何人、念我无聊,梦魂凝想鸳侣。

译文

隋堤大路上,天色已晚,茫茫一片雾气迷漫着路旁的柳树。冷冷清清的月光,宛如给大地盖上一层轻轻的沙罩。我再一次住在河桥的深处。画船不知人间情意,只顾一直前行,任苍茫的烟波隔着前路。只等行人喝得大醉,又盖着厚厚的被套,它便载着伤心的离人带走,同时载走了多少的离别之情。想到从前在京师,经常到树林边的亭台楼阁中游玩。青楼中的那些歌女都与我相识。我也看惯了她们的华丽装扮,和她们的动人舞姿。如今我一个人却宿在这小小的渔村水边,漫漫长难以度过,对着一缕青烟,我自言自语。谁知我孤单寂寞,来到我身边与我相伴。

注释

①隋堤:隋炀帝曾开导汴水,名通济渠,沿渠筑堤,故称隋堤。
②尉迟杯:词牌名,双调105字。
③画舸:画船。
④冶叶倡条:指歌妓舞女。李商隐《燕台》:“蜜房羽客类芳心,冶叶倡条遍相识。”

赏析

周邦彦于宋元祜二年(公元1087年)三十二岁时被贬出京,初任庐州(今合肥)教授,这首词大约作于南行的客舟上。上片描绘黄昏及月夜两岸的朦胧隐约的景色,以景手情。下片追念豪华欢乐往事,与观境之孤独凄凉作对比,造成强烈的印象。全诗一境一景,不脱离职。抒情直露,虽显得“朴拙浑厚”,格调却不高。词的上片,“隋堤”五句写薄暮登船之景。“无情”以下用一长句写怨别情绪,由唐人郑仲贤《送别》“亭亭画舸系寒潭,直到行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一诗化出,是无理却有情之语。词的下片,换头“因思”三句写京华欢聚之地。“治叶”二句写京华欢聚之人。“如今向”二句,折回眼前,“有何人”二句,以人不念我、我却念人作结,可谓一往情深。有何人,念我无聊,梦魂凝想鸳侣。“梦魂凝想鸳侣”是未然态,而非已然也。即凝想在梦中看见情人,至于能否做梦,梦中能否见到情人,都是未知的,表现出对情人的思念的痴极之态。抒情极为凄恻深婉。

周邦彦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他懂音乐,能自作曲,向来被认为是北宋末年的大词人。其词多写男女之情,讲究形式格律和语言技巧,对词的发展颇有影响。有《片玉词》。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途中口占 其六

[明代] 袁宏道

巷识回车迹,桥留斩袂痕。
此中多侠鬼,且莫绣平原。

留别子羽七绝句 其七

[明代] 张红桥

一南一北似飘蓬,妾意君心恨不同。
他日归来亦无益,夜台应少系书鸿。

军中遗稿 读史十首 其十

[明代] 张家玉

绛阙天魔舞不休,义旗昨日起濠州。
东官曾有誇封禅,扫却毡裘拜冕旒。

闺怨

[明代] 周在

江南二月试罗衣,春尽燕山雪尚飞。
应是子规啼不到,故乡虽好不思归。

送汤建孟之永明二首 其一

[清代] 陈恭尹

白头游兴亦雄哉,三楚烟花二月开。
九十甘泉曾若此,祝融峰顶去还来。

夏日书帐

[清代] 陈淑兰

帘幕风微日正长,庭前一片芰荷香。
人传郎在梧桐树,妾愿将身化凤凰。

瑶台第一层 秦园月夜听泉声用艺香词韵

[清代] 陈维崧

月影水痕都化碧,如游不夜城。
恰惊飞涧,陡然劈峡,溅沫难平。
阴森鳞鬣,还似玉龙,怒吼崚嶒。
真幽绝,添几声铁笛,一点茅亭。
凭陵。
狂歌一曲,夜深难得此空青。
嫦娥未睡,冯夷欲舞,宫殿俱晴。
乘风吾欲去,但神仙、何必东瀛。
洗银觥,笑醉看瀑布,认作霜藤。

题河东君月堤烟柳画卷

[清代] 陈文述

春泥何处葬朝云?香冢蘼芜吊夕曛。
画里分明林壑在,碧桃花下酹孤坟。

杏花天•忆梦

[清代] 董以宁

云眠月醉青山卧。
把好梦、背他偷做。
杏笺方欲双题和。
忽被寒涛鼓破。
奈未梦、心情犹可。
到梦后、凄凉怎过。
呼奴好伴挑灯坐。
今夜梦来须躲。

题家兄刀子

[清代] 冯班

匣里出君三尺剑,细看真是古干将。
曾亲壮士犹粘血,误近书生便减光。
形质未随风雨去,精灵应在斗牛旁。
平生意气堪相用,世上雠轻且好藏。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