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朝代:宋代 作者:赵令畤

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
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

译文

想要减掉衣裳,可是春寒依然,有着凉意。珠帘也无心卷起,一个人在屋中静静独处。红杏枝头的花在风中飘落,不知还留有多少,美丽的面庞残余着昨日的泪痕,因为怨恨清明时这无情的风风雨雨。终日闷坐对眼前这闷闷的一缕一缕沉香的轻烟。昨夜一人喝闷酒而大醉,今日迟迟不肯起来。被惜春的情怀所困,飞回的燕子仍然没有带来回信,心中充满了难受的感觉,我呆呆地望着小屏风,无限惆怅。

注释

①沉烟:沉水昏的烟气。
②宿酒:昨夜所饮的酒。
③恼破:恼煞,极尽烦恼。

赏析

这首词写春日闺中怀人。词的前三句绘出一幅“深闺春思图,”接下来一直到结尾是具体的、深一层的揭示。“红杏”句表明她“惜春长怕花开早”的心情,因此说“止恨清明雨”。过片紧接上片,意脉不断,进一步刻画女主人公的的心情。“尽日”这三名是重彩浓墨,具体而细腻地写出她的愁思。“飞燕又将归信误”在感情上再生一层转折。末句承前面的括杏写兴,手枪燕传情,怀春几许衷肠之相思,更写出了她的一往情深。这首词描写闺中少妇伤春怀远的愁情怨绪。上片借杏花以写伤春悲情,下片借飞燕以抒怀远愁绪。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赏析]“花几许”恰是暮春物象变化的典型特征,隐喻了深闺电妇如花青春犹如杏花啼小痕,深闺思妇异残红附地而自伤落泪,人与花同命相怜,只恨清明时节凄凉细雨过于无表,寒气袭人,苦雨摧花,令国妇怕,见落花而躲闺中“深深处”。语言婉约清丽,情致柔各缠绵,意境蕴藉含蓄;结尾馀韵不尽,神味久远,深得好评。本词写闺人的伤春怀远之情,用语简练,清超绝俗。

赵令畤
赵令畤(1051-1134)字德麟,太祖次子燕王德昭之玄孙。哲宗元佑时签书颍州公事。与秦观、朱服、李之仪等人因接近苏轼,遭致新党排斥。后为右朝请大夫,改右监门卫大将军,管州防御使,迁洪州观察使。绍兴初,袭封安定郡王。卒赠开府仪同三司。其词凄婉柔丽,极近秦观。有《侯鲭录》、《聊复集》。《聊复集》今不传,有赵万里辑本。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寿赵茂嘉郎中二首

[宋代] 辛弃疾

玉色长身白首郎,当年麾节几甘棠。
力贫活物阴功大,未老垂车逸兴长。

久矣如今太公望,岿然真是鲁灵光。
朝廷正尔尊黄发,稳驾蒲轮觐玉皇。

出守桐庐道中十绝

[宋代] 范仲淹

天阍变化地,所好必真龙。
轲意正迂阔,悠然轻万锺。

秦女休

[唐代] 李白

西门秦氏女,秀色如琼花。手挥白杨刀,清昼杀仇家。
罗袖洒赤血,英气凌紫霞。直上西山去,关吏相邀遮。
婿为燕国王,身被诏狱加。犯刑若履虎,不畏落爪牙。
素颈未及断,摧眉伏泥沙。金鸡忽放赦,大辟得宽赊。
何惭聂政姊,万古共惊嗟。

子规 一作李白诗,题作《宣城见杜鹃花》

[唐代] 杜牧

蜀地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复雨

[宋代] 陆游

催唤儿童扫绿苔,长歌清啸兴悠哉!
林间子堕知梅熟,水面痕生验雨来。
往事已成孤枕梦,故人谁共一樽开。
自怜未负年华在,素扇团团月样裁。

次杨乐道韵六首其六——用乐道舍人韵书十日

[宋代] 王安石

东门人物乱如麻,想见新鞯照路华。
午鼓已传三刻漏,从官初赐一杯茶。
匆匆殿下催分首,扰扰宫前听卖花。
归去莫言天上事,但知呼客饮流霞。

故人张諲工诗善易卜兼能丹青草隶顷以诗见赠

[唐代] 王维

不逐城东游侠儿。
隐囊纱帽坐弹棋。
蜀中夫子时开卦。
洛下书(一作诸)生解咏诗。
药阑花径衡门里。
时复据梧聊隐几。
屏风误点惑孙郎。
团扇草书轻内史。
故园高枕度三春。
永日垂帷绝四邻。
自想(一作惜)蔡邕今已老。
更将书籍与何人。

第一百六十六

[宋代] 文天祥

惊风翻河叹,鹑首丽泥涂。
吾衰将焉托,愁绝付摧枯。

再题白傅诗

[宋代] 范成大

香山岁晚错芳辰,索酒寻花一笑欣。
列子御风犹有待,邹生吹律强生春。
若将外物关舒惨,直恐中涂混主宾。
此老故应深解此,逢埸聊戏眼前人。

伤心

[清代] 袁枚

伤心六十三除夕,都在慈亲膝下过。
今日慈亲成永诀,又逢除夕恨如何。素琴将鼓光阴速,椒酒虚供涕泪多。
只觉当初欢侍日,千金一刻总蹉跎!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