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花声·题岳阳楼

朝代:宋代 作者:张舜民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
醉袖抚危阑,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杠尽处,应是长安。

赏析

词的上阕,“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是从屈原的《楚辞·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转化而来。短短两句呈现的是一幅箫疏的景象:洞庭湖,秋水与长天一色,茫茫无际;秋风里,万木凋零,树叶在君山之上纷纷飘落。君山,是洞庭湖中的一个小岛,又名洞庭山,相传虞舜之妃湘君曾游此,故名。作者立于岳阳楼上鸟瞰君山历历在目,但未必能看到片片落叶,这很可能是作者当时正处于失意中的一种感觉,他把自己的处境与落叶联想到一起。如是,这景语也就是情语了。
“十分斟酒敛芳颜”,这时作者已从楼前转到了室内。一位歌女正满满地斟上一杯酒,收敛起笑容,打算为客人唱一曲送别的名曲《阳关三叠》。但是作者没有同意,“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我不是当年王维在渭城送别西出阳关的元二,而是即将南下的迁客,不唱也罢。这看是一句表面话,但其中却饱含着作者的无奈、辛酸和悲痛。
词的下阕,“醉袖抚危栏,天淡云闲”。这是酒后作者带着几分醉意再次来到楼前,他扶着高楼上的栏杆,放眼远眺,只见淡远的天空,白云在悠闲地飘动。作者的思绪随着这飘动的白云不由猛然惊起:“何人此路得生还?”古时岭南一带素称蛮荒绝域,成了历代贬官的流放之地。唐代宰相李德裕被贬海南时曾有诗:“一去一千里,千之千不还,崖州在何处?生度鬼门关。”这时的作者一定是想到了前辈文人的命运,也想到了自己的命运,这才发出了如此令人震撼的悲叹。词的末两句,“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这是从白居易的《题岳阳楼》诗:“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的化用。长安是借指宋朝的汴京。作者因回首夕阳而念及家国,这既有难言的愤懑,也有无限的眷恋。语意双关,耐人寻味。
这首词在内容层次上有很大的跳跃,但结构安排自然得体,了无痕迹。全词起伏跌宕,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内心复杂的感情,深沉真切,动人心魄。这是一首格调很高、有较强感染力的好词。

张舜民
张舜民(?-1100)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碇斋,邠州(今陕西彬县)人。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哲宗元佑元年(1086)授秘阁校理,次年任监察御史。徽宗时擢吏部侍郎,以龙图阁待制知同州。被指为元佑党人,贬商州,后复集贤修撰。能文词,嗜画,尤工诗。诗学白居易,多讥刺时事之作,语言通俗。其词仅存四首,慷慨悲壮,风格与苏轼相近。有《画墁集》、《画墁录》,从《永乐大典》辑出。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句 其一

[宋代] 崔子厚

兴尽回兰棹。

和吕居仁九日诗

[宋代] 崔鶠

街头未易著清香,折取萧萧满把黄。
归去乞钱烦里社,买糕沽酒作重阳。

春日北上诸生饯于大梁门

[明代] 左国玑

朔云边雪满燕关,明日驱车渡远山。
花馆不辞春酒醉,旅庭谁问暮烟寒。
百年际会青霄上,一日开陈紫禁间。
何处读书寄朋旧,曲江花发锦斓斑。

题北山松轩

[宋代] 左知微

堂堂老龙根,挺秀依窗壁。
风烟岁月深,滴翠润幽石。
时引琴瑟清,泠然动吟臆。
明堂知度材,岂惜破浓碧。

句 其一

[宋代] 巩丰

檐端疏竹前生瘦,瓶里寒梅到死香。

见日庵旧址

[宋代] 师显行

跨鹤骖鸾访稚川,松风吹散铁桥烟。
联登百步眼万里,长啸一声身九天。
倚大石楼敲竹杖,蹑飞云顶著吟鞭。
而今饱挹罗浮秀,未服灵丹亦是仙。

丈人观

[宋代] 师浑甫

宁君始学道,敢据五岳尊。
及为帝东在,便与天长存。

耆英会 其一

[宋代] 席汝言

系国安危唐上宰,功成身退汉留侯。
二公闲暇开高宴,九老雍容奉胜流。
共接雅欢恩意洽,不矜崇贵礼容优。
赏心乐事人间盛,岂谓今稀古莫俦。

次令衿游玉壶高咏十绝 其十 对换

[宋代] 席羲叟

绝景频因警句誇,莫传俚耳便纷挐。
须知味道耽岩穴,志意难将富贵加。

游■山寺

[宋代] 常令孙

薝卜花中燕子飞,旌旗小队到招提。
客车陆续毡重席,僧馔雍客藿间藜。
文奕已先元墅夺,诗坛渐压鲁山低。
归来醉步谁扶杖,月在牛栏西复西。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