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悠悠万世功,矻矻当年苦。鱼自入深渊,人自居平土。红日又西沉,白浪长东去。不是望金山,我自思量禹。

译文

大禹治水的功绩留传万古,当年他奔波劳碌多么辛苦!他使鱼儿乖乖地游进深渊,人们安安稳稳地定居在平土。
一轮红日又向西天沉沉下坠,江中的白浪却永远向东流去。我并非眺望金山,而是在缅怀大禹。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韩□(tuo1)胄当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辞海》1989年版)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萍乡即事

[宋代] 蒋之奇

地接长沙近,乡名自古闻。
毛山千嶂雪,玉女一堆云。
拱木扶霄上,飞泉触石分。
霜风萍实老,目断楚江濆。

秋日同王显父赵子野何庄叟泛湖赵紫芝继至分韵得秋字

[宋代] 赵汝燧

雨馀湖更爽,载酒共清游。
天净倒涵水,峰高争献秋。
风烟入吟笔,箫鼓自邻舟。
堤上诗人过,相邀便肯留。

好事近

[清代] 陈尔士

东风终日弄垂杨,枉是拂烟凌乱。
蓦直一丝吹上,似清愁天半。
几回系缆曲城边,春流暗中换。
记取村儿遥语,在月明高岸。

赠陈常翁

[宋代] 谢天民

一经教子足三冬,议论孤高有孟公。
学到内融多乐地,心无外慕自春风。
我惭言偃弦歌化,君在周公礼乐中。
三百三千烦指示,许谁蹊径一源通。

和彭路谢恩

[宋代] 崇宁翰林

一经曾守十年劳,振藻今为旷世髦。
凤阁风云平地奋,龙门波浪捲天高。
青钱声重鸣金赋,红杏香生茜锦袍。
主圣臣贤当作颂,愧无椽笔继王褒。

送邱仲深至葫芦口占

[明代] 邢宥

与君相送到葫芦,酒在葫芦不用沽。
共饮一杯辞别去,君行西出故人无。

得大儿书作诗寄之再寄大儿兴仁

[明代] 华宗韡

花落深林晚,凄凉又一春。
杖藜徐散步,卮酒不沾唇。
无复繁华梦,空余老病身。
裁诗强排闷,寄汝远游人。

捣练子 春闺

[清代] 顾之琼

雷殷殷,雨潺潺。
帘捲春风拂面寒。
开遍梨花归梦杳,和衣睡起月阑珊。

咏史 其一

[清代] 翁照

周衰政不纲,征伐强侯擅。
霸业复凌夷,私门势强悍。
三桓七穆兴,鲁卫势衰愞。
六卿专晋权,《扬水》为之先。
争强互相吞,三晋六国半。
俱酒为家人,倒置履与弁。
如何周威烈,封侯遂其愿。
坏法自天朝,史笔昭独断。
司马续《春秋》,岂独重辞翰。

瓠岱里索题龙舟辞得十二绝 其四

[清代] 王坤

绝顶危楼架碧空,居然弹指现玲珑。
缘知伎仿长生殿,也在机关一线中。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