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啼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译文

听着绿树荫里伯劳鸟叫得凄恶,更如何忍受,鹧鸪鸟“行不得也哥哥”的啼叫刚住,杜鹃又发出“不如归去”悲切地号呼。一直啼到春天归去再无寻觅处,芬芳的百花都枯萎实在令人愁恨、痛苦。算起来这桩桩件件也换抵不上,人间生离死别的痛楚。汉代王昭君骑在马上弹着琵琶,奔向黑沉沉的关塞荒野,更有陈皇皇阿妖退居长门别馆,坐着翠碧的宫辇辞别皇宫金阙。春秋时卫国庄姜望着燕燕双飞,远送休弃去国的归妾。流代史将李陵身经百战,兵败归降匈奴而身败名裂。到河边桥头送别苏武,回头遥望矿园远隔万里,与故友永远诀别。还有荆轲冒着萧瑟秋风,易水寒冽,送别的宾客素衣素冠像一片白雪。正是勇士壮别去国,慷慨悲歌无尽无歇。啼鸟若知人间有如此多的悲恨痛切,料想它不再悲啼清泪,而总是悲啼着鲜血。如今嘉茂弟远别,还有谁与我饮酒共醉赏明月?

注释

①茂嘉:辛弃疾族弟,亦是爱国志士。时因事贬官桂林。
②杜鹃:鸟名。
③翠辇:翠绿宫车。
④金阙:皇宫。
⑤向河梁:指李陵送别苏武归汉。
⑥故人:指苏武。苏武出使匈奴,被强留十九年。坚贞不屈。
⑦长绝:永别。
⑧易水:在今河北省,战国使燕太子丹送别荆轲于易水。
⑨萧萧:风声。
⑩还知:倘知。

赏析

这是一首寄寓着作者忧国深情的送别词,作于瓢泉闲居时期。作者对他的族弟茂嘉调任远地深有感触。词题下有小注曰:“鹈鸪、杜鹃实两种,见《离骚补注》。”以本词看,确是如此。而且三个鸟鸣叫的前后顺序也应如词中所写。即鹈鸪先鸣而鹧鸪次之,杜鹃为最晚。按《离骚》“恐鹈鸪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之意,鹈之鸣当暮春之初。遮鹕的鸣声如云“行不得也哥哥”,既有留恋族弟之意,也有抗金之志难以实行之恨。杜鹃声如“不如归去”,则愤慨中稍有安慰,意谓如此政局,如此当权者,出仕真不如归隐,落职未必不是好事。但主调仍是垃志难酬之憾恨。词一开头,便用鸟的悲鸣和残春的调零景象,衬托离愁别恨。但是,这决不是在倾吐兄弟间的私情,而是借古喻今,用“马上琵琶”、“长门”等历史故事,讽刺了宋王朝对金统治者妥协、求和的政策,表达了对投降敌人的将领的蔑视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悲愤。“料不啼清泪、长啼血”,是对南京统洁当局的血泪控诉。全词以鸟鸣开篇,以鸟鸣结束,中间连用五个典故,并打破上下片的界限,章法浑成而又别致。借送弟伤别抒发满腔抑郁不平之气,笔力纵横。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韩□(tuo1)胄当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辞海》1989年版)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万安县邂逅一楼偏高明旧有公略张宪佥和刘素庵一诗用题于左

[元代] 聂古柏

五云阁上北风寒,十八滩头叠乱山。
庾岭一枝春信早,龙泉三尺土花斑。
蛮烟瘴雨霜天晓,画戟清香昼日閒。
倚遍阑干动高兴,一声道唱水云间。

碧云

[清代] 刘佳

碧云迢递阻幽寻,天上灵修罢远音。
骚客孤怀搴蕙佩,美人情泪泻瑶琴。
开山虚负千寻掌,填海难消万古心。
说与石肠浑不解,月华如水浩盈襟。

自赞

[元代] 彭日隆

五五二十五,只管从头数。
到底一也无,松梢月当午。

秋夜宿汉上禅房

[清代] 胡承诺

长廊从稍次,飞雨飒前山。
晚磬圆香内,明灯软语间。
黑菰藏水马,红芰擘鱼蛮。
秋色官湖近,何人待月还。

酬倪允懋因步其韵

[清代] 李塨

自从邹叟没,谁复定一是。
明明承儒统,隐隐已偏倚。
沿流至南宋,朱陆皆禅喜。
语录徒增加,乾坤莫经理。
神州遂陆沈,无人责诸己。
习斋痛覆辙,披古怀芳轨。
天人自负荷,明亲竟端委。
谫陋步其后,衰老忧颓靡。
忽从宦海中,闻声怀彼美。
目电四存编,神倾北杨里。
千山万壑人,朅来共践履。
谓予非故尔,正学原如此。
愿告偕同人,卓立洗所耻。
新春桃李妍,圣道从兹起。
三复贶我吟,把臂情何已。

山房漫兴

[元代] 陈日焌

谁缚更将求解脱,不凡何必觅神仙。
猿閒马倦人应老,依旧云庄一榻禅。
是非言逐朝花落,名利心随夜雨寒。
花尽雨晴山寂寂,一声啼鸟又春残。

示寂偈

[宋代] 释慧元

五十五年梦幻身,东西南北孰为亲。
白云散尽千山外,万里秋空片月新。

临终颂

[宋代] 何士昭

五十年住人世,灵台不染纤瑕。
壬午三更子时,天开万里无霞。

沈石田碧山吟社图

[清代] 邵柄吉

碧山何有十老堂,月明欲素松风长。
松风吹人换今昔,昔人一去归何乡。
归何乡,图尚在,图中点点生光彩。
堂前花落随涧流,年年涧水东流海。
碧山依旧鸣清泉,吟社一变为苍烟。
初时修敬老孙子,倡修此社能光前。
前为韦布后簪组,文质彬彬递可数。
此图但写前十人,树木疏疏特苍古。
泉翁一跋入鼎铭,今人宝此如流馨。
当年已为人割去,失而复得装吴绫。
天道废兴尽如此,只有斯图常在耳。
呜呼,吾知斯图亦难守,安知更落谁人手。

大有年

[元代] 汪志坚

五十年无赤白囊,民安田井乐耕桑。
鸡豚社雨家家酒,䆉稏外风处处香。
已验天文占斗覆,剩收地利应金穰。
王风喜值时雍盛,仰祝皇图日月长。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