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元夕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译文

东风仿佛吹开了盛开鲜花的千棵树,又如将空中的繁星吹落,象阵阵星雨。华丽的香车宝马在路上来来往往,各式各样的醉人香气弥漫着大街。悦耳的音乐之声四处回荡,职如风萧和玉壶在空中流光飞舞,热闹的夜晚鱼龙形的彩灯在翻腾。美人的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晶莹多彩的装扮在人群中晃动。她们面容微笑,带着淡淡的香气从人面前经过。我寻找她千百次,都见不到,不经意间一回头,却看见了她立在灯火深处。

注释

①元夕:旧历正月十五无肖节。
②宝马雕车:装饰华华丽的马车。
③凤箫:排箫,箫管排列参差如风翼,故名。
④玉壶:比喻月亮。
⑤鱼龙:拽鱼灯,龙灯。
⑥盈盈:形容女子仪态美好。
⑦千百度:千百次,千百遍。
⑧蓦然:忽然。
⑨阑珊:零落、冷清。

赏析

"作为一首婉约词,这首《青玉案》与北宋婉约派大家晏殊和柳永相比,在艺术成就上毫不逊色。词作从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入手,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着作者政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词从开头起“东风夜放花千树”,就极力渲染元宵佳节的热闹景象:满城灯火,满街游人,火树银花,通宵歌舞。然而作者的意图不在写景,而是为了反衬“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的与众不同。本词描绘出无宵佳节通宵灯火的热闹场景,梁启超谓“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认为本词有寄托,可谓知音。上片与元夕之夜灯火辉煌,游人如云的热闹场面,下片写不幕荣华,甘守寂寞的一位美人形象。美人形象便是寄托着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把这种境界称之为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的第三种境界,确是大学问者的真知灼见。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韩□(tuo1)胄当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辞海》1989年版)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贺新郎 和徐斯远下第谢诸公载酒相访韵

[宋代] 辛弃疾

逸气轩眉宇。似王良、轻车熟路,骅骝欲舞。我觉君非池中物,咫尺蛟龙云雨。时与命、犹须天付。兰佩芳菲无人问,叹灵均、欲向重华诉。空壹郁,共谁语。
儿曹不料扬雄赋。怪当年、甘泉误说,青葱玉树。风引船回沧溟阔,目断三山伊阻。但笑指、吾庐何许。门外苍官千百辈,尽堂堂、八尺须髯古。谁载酒,带湖去。

四民诗其三·工

[宋代] 范仲淹

先生教百工,作为天下器。
周旦意不配刊之考工记。嗟嗟远圣人,
製度日以纷。窈窕阿房宫,
万态横青云。荧煌甲乙帐,
一朝那肯焚。秦汉骄心起,
陈隋益其侈。鼓舞天下风,
滔滔弗能止。可甚佛老徒,
不取慈俭书。竭我百家产,
崇乐一室居。四海竞如此,
金碧照万里。茅茨帝者荣,
今为庶为耻。宜哉老成言,
欲攦般轮指。

鹊桥仙·夜闻杜鹃

[宋代] 陆游

茅檐人静,篷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
故山独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神宗皇帝挽辞二首

[宋代] 王安石

将圣由天纵,成能与鬼谋。
聪明初四达,俊乂尽旁求。
一变前无古,三登岁有秋。
讴歌归子启,钦念禹功修。

满江红

[宋代] 文天祥

燕子楼中,又捱过、几番秋色。相思处、青年如梦,乘鸾仙阙。肌玉暗消衣带缓,泪珠斜透花钿侧。最无端、蕉影上窗纱,青灯歇。曲池合,高台灭。人间事,何堪说。向南阳阡上,满襟清血。世态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笑乐昌、一段好风流,菱花缺。

次韵宗伟阅番乐

[宋代] 范成大

十日闲愁昼掩关,起寻一笑共清欢。
罢休诗社工夫淡,先净书生气味酸。
尽遣余钱付桑落,莫随短梦到槐安。
绣靴画鼓留花住,剩舞春风小契丹。

过九江府

[唐代] 王翰

早发浔阳岸,秋风鸿雁高。
谷容通窈窕,江色变蒲萄。
坚壁雄千雉,危樯舣万艘。
琵琶亭下水,犹似响檀槽。

对雪十韵

[宋代] 欧阳修

对雪无佳句,端居正杜门。
人闲见初落,风定不胜繁。
可喜轻明质,都无剪刻痕。
铺平失池沼,飘急响窗轩。
惜不摇嘉树,冲宜走画辕。
寒欺白酒嫩,暖爱紫貂温。
远霭销如洗,愁云晚更屯。
儿吟雏凤语,翁坐冻鸱蹲。
病思惊残岁,朋欢赖酒一◇。
稍晴春意动,谁与探名园。

九日呈真直院

[宋代] 叶绍翁

秋负吹客客思家,破帽从渠自在斜。
肠断故山归未得,借人篱落种黄花。

甲子初春即事六首

[宋代] 杨万里

骤暖如初复,通身退裌衣。
只言寒已去,却等五更归。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