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梅

朝代:宋代 作者:曹组

洗妆真态,不作铅华御。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黄昏院落,无处著清香,风细细,雪垂垂,何况江头路。
月边疏影,梦到消魂处。结子欲黄时,又须作廉纤细雨。孤芳一世,供断有情愁,消瘦损,东阳也,试问花知否。

译文

仿佛洗去铅粉的美人,天生丽质,无须修饰。在竹丛外横斜一枝,宛如一个美女,在天寒日暮时分孤芳自赏。黄昏时的院落里,清清的幽香何人懂得。何况在村外江边的路上,寒风吹过,飞雪茫茫,景致难以言状。月光下疏影轻如梦,犹如美人在深深沉入梦境。当梅花将要结子时,又是连绵一片的烟雨。梅花孤芳自傲,只令人产生无穷的愁和情。我深情地询问梅花,你可知道,我全都是为了你,日日夜夜惟悴消瘦。

注释

①洗妆真态:洗净脂粉,露出真实的姿容。
②铅花御:用脂粉化妆。
③廉纤:细微,纤细。孤芳一世,供断有情愁。
④供断:供尽,无尽地提供。
⑤东阳:南朝梁沈约,曾东阳守。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词。作者运用拟人化的笔法,措摹了梅花的孤芳自傲,寄托了自己沈约式的抑郁心志。上片写野外之梅的天姿国色和幽独高雅的神韵,下片由月下疏影的清丽景象联想到日后花落梅黄,阴雨连绵的情景,情思悠长。不要任何外在的修饰,这既是对梅之幽独高洁品格的礼赞也是对志士仁人高尚品质的歌颂。梅花品格的高洁,下片写作者赏梅时的情怀。全词用清丽淡雅的笔墨,抒独赏清芳之情,表孤高自傲之志。词中化用了苏轼、杜甫等人的诗意,极其熨贴。“竹外”几句化用杜甫、苏轼两诗的意境,浑化无迹,在咏物中寄托了作者高洁的自我人格。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竹外一枝”不怕天寒日暮,写出超俗清高。词人联想到杜甫《佳人》所写的“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行”,如“在山泉水清”的佳人。这首咏梅词在赞赏梅花飘逸脱俗的风骨时,又隐隐带有一种不甘寂寞、渴望被人常识的愿望,是古诗词众多咏梅这作中的一篇佳作。

曹组(?-?)字元宠,颍昌(今河南许昌)人。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后召试中书,换武阶,兼阁门宣赞舍人,任给事殿中,官至防御使。其词作喜用俗语,多谑词、艳词。也有清幽秀劲之作,风格近秦观、毛滂。有《箕颖集》,不传。词有《元宠词》。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和前人韵

[宋代] 辛弃疾

池鱼岂足较浮沉,邱貉何曾异古今。
末路长怜鞭马腹,淡交端可炙牛心。
山方高卧云长乱,松本忘言风自吟。
昨日溪南鸡酒社,长卿多病不能临。

中元夜百花洲作

[宋代] 范仲淹

南阳太守清狂发,未到中秋先赏月。
百花洲里夜忘归,绿梧无声露光滑。
天学碧海吐明珠,寒辉射空星斗疏。
西楼下看人间世,莹然都在青玉壶。
從来酷暑不可避,今夕凉生岂天意。
一笛吹销万里云,主人高歌客大醉。
客醉起舞逐我歌,弗舞弗歌如老何。

洛下雪中,频

[唐代] 白居易

水南水北雪纷纷,雪里欢游莫厌频。日日暗来唯老病,
年年少去是交亲。碧毡帐暖梅花湿,红燎炉香竹叶春。
今日邹枚俱在洛,梁园置酒召何人。

辛未除夕

[明代] 戚继光

四指回杓犹障塞,颠毛如许怯簪冠。
惊心岁月愁仍在,回首风尘梦已阑。
百战劳销千口集,万金散尽几人欢。
燕然北望空弹剑,马革寻常片石难。

水调歌头 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宋代] 朱熹

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

子虡当以十月离淝上喜而有作

[宋代] 陆游

岁晚江湖行路难,一樽何日共开颜。
汝方僵卧{左飠右兹}团巷,我亦饥吟饭颗山。

出门难

[宋代] 文天祥

罗刹盈庭夜色寒,人家灯火半阑珊。
梦回跳出铁门限,世上一重人鬼关。

张正字母夫人朱氏挽词

[宋代] 范成大

苹藻仪邦媛,诗书了岁华。
籯金宁遗子,群玉竟传家。
厚施心无斁,浮生自有涯。
空余报恩子,三载亦苴麻。

蝶恋花 离情

[宋代] 李清照

暖日晴风初破冻,
柳眼梅腮,
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
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
山枕斜欹,
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
夜阑犹翦灯花弄。

雁湖(在观猎山之巅,群雁所栖集也)

[唐代] 王翰

雁去湖空野水深,秋风吹客上遥岑。
丹枫尽逐孤臣泪,黄菊空怜处士心。
雨后诸峰浮夕霭,霜前一叶送寒阴。
停车欲问当年事,尺素何由到上林。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