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朝代:五代 作者:韦庄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
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

译文

遥远的扶桑已在渺茫之中,您家在扶桑东面还要往东。
此去谁能与你一起到家乡?唯有一船明月和满帆清风。

韦庄
韦庄(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西安)人乾进士,此前曾漫游各地。曾任校书郎、左补阙等职。后入蜀,为王建掌书记。王氏建立前蜀,他做过宰相。终于蜀。他的诗词都很著名,诗极富画意,词尤工。与温庭筠同为“花间”重要词人,有《浣花集》。韦庄传(录自《十国春秋》)韦庄字端己,杜陵人。唐臣见素之后也。曾祖少微,宣宗中书舍人。庄疏旷不拘小节,幼能诗,以艳语见长。应举时,遇黄巢犯阙,著《秦妇吟》云:‘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人称为‘秦妇吟秀才’乾宁元年,登进士第。为判官,晋轶秩左补阙。高祖为西川节度副使,昭宗命庄与李洵宣谕两川,遂留蜀。同冯涓并掌书记,文不加点,而语多称情。时有县令扰民者,庄为高祖草牒曰:‘正当凋□(鹱,内加祭)之秋,好安凋□(鹱,内加祭);勿使疮痍之后,复作疮痍’一时以为口实。寻擢起居舍人。天复间,高祖遣庄入贡,亦修好于梁王全忠。谈言微中,颇得全忠心。随使押牙王殷报聘。昭宗既遇弑,全忠遣告哀使司马卿宣谕蜀土,兴元节度使王宗绾驰驿上白。高祖颇内怀兴复;庄以兵者大事,不可仓卒而行,乃为高祖答宗绾书曰:‘吾蒙祖上恩有年矣,衣襟之上,宸翰如新;墨诏之中,泪痕犹在;犬马尚能报主,而况人之臣子乎!自去年三月东还,连贡二十表,而绝无一使之报,天地阻隔,叫呼何及?闻上至毂水,臣僚及官僚千余人,皆为汴州所害。至洛,果遭弑逆。自闻此诏,五内糜溃,方枕戈待旦,思为祖上报仇,今使来,不知以何宣告。’且令宗绾以此意谕之。卿乃惶惧而返。明年高祖立行台于蜀,承制封拜,以庄为宣抚副使。未几,梁篡唐改元,庄与诸将佐诣高祖劝进曰:‘大王虽忠于唐,唐已亡矣,此所谓天与不取也。’于是帅吏民哭三日拥高祖即皇帝位。进左散骑侍,判中书门下事。凡开国制度,号令,刑政,礼乐,皆由庄所定。顷之,梁复通好高祖,推高祖为兄,庄得书笑曰:‘此神尧骄李密之意也。’其机敏多此类。累官至门下侍郎,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武成三年,卒于花林坊,葬白沙之阳。是岁,庄日诵杜甫‘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之诗,吟讽不辍,人以为诗谶也。谥为文靖。有集二十卷,《笺表》一卷,《蜀程记》一卷,又有《浣花集》五卷,乃庄弟蔼所编,以所居即杜氏草堂旧址,故名。庄有美姬善文翰,高祖托以教宫人为词,强夺去,庄作‘谒金门’辞忆之。姬闻之不食而死。庄又常取唐人丽句,勒成《又玄集》。其自序云:‘谢玄晖文集盈编,止诵澄江之句;曹子建诗名冠古,惟吟清夜之篇。是知美稼千箱,两歧奚少;繁玄九变,大获殊稀。入花林而珠树非多,阅众籁而紫箫惟一。所以撷芳林下,拾翠岩边,沙之汰之,始辨辟寒之宝;载雕载琢,方成瑚琏之珍。故知颔下采珠,难求十槲;管中窥豹,但取一斑。思食马留肝,徒云染指;岂烹鱼去乙,或至伤鳞。自渐乎鼹鼠易盈,非嗜其熊蹯独美。然则,律者既采,繁者是除。何知黑白之鹅,强识淄□(蝇,去虫加爿)之水。左太冲十年三赋,未必无瑕;刘穆之一日百函,焉能尽丽?班,张,屈,宋,亦有芜辞;沈,谢,应,刘,犹多累句。虽遗研可惜,而备载斯难。亦由折斧伐山,止求佳木;挈瓶赴海,但汲井泉。等同于风月烟花,各是其□(木虑,去心加且),梨,柚,橘。鱼兔虽存,筌蹄是弃。金盘饮露,惟挹沆瀣之精;花界食珍,仅存醍醐之味。’庄文词甚多,不具录。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蝶恋花 送春

[近现代] 朱庸斋

门掩黄昏三月暮。
风风雨雨,断送闲花絮。
昨夜刺桐芳草路,朝来总是相思处。
一寸芳韶休更误。
憔悴年年,消尽温馨语。
若许春光心上住,从他轻向天涯去。

游小金山

[明代] 李时郁

梦入虎溪东,宛然见远公。
云边思驭鹤,天外忆飞鸿。
不启琅函秘,无由误法通。
禅心不可得,秋月湛波中。

八归·初暑无寐,披衣待曙

[清代] 金兆蕃

窗棂半白,灯檠全黑,愁味最耐咀嚼。
新词略写缠绵意,还向晓钟声里,字字斟酌。
可奈春蚕丝万缕,又幻作、庄严璎珞。
解道是、去后韦郎,宛转念红萼。
重理黄昏剩梦,频频惊断,那辨檐铃城柝。
枕教侬倚,被教侬展,睡怎不教侬著。
尽悯悯闷闷,纵有长桑更无药。
试开户起看,星斗绕树,啼鸟知人情绪恶。

白云洞口号 其一

[明代] 叶春及

洞晚云随入,岩秋雨自飞。
莫愁沾野席,犹得涴尘衣。
岁月吾将老,烟霞兴不违。
昔年招隐处,丛桂可同归。

赏菊和查心谷韵

[清代] 董白

一弓书屋十分秋,闻道群贤逸兴悠。
共赋新诗花假宠,更斟佳酝客消愁。
幽姿带露重阳近,爽气浮香几日留。
笑我九还丹未就,金英满地若为酬。

有感

[清代] 丁日昌

一弓小辟读书岩,蔓草疏茅手自芟。
敢诩史长才学识,难尝世味苦酸咸。
此时说梦终无益,他日知谁果不凡。
惟有旧巢双燕子,依依向我尚呢喃。

遇丈人

[明代] 陶益

爱汝忘年叟,遗予不韵诗。
自言曾著述,到老负襟期。
懒去樵空叶,狂来钓废丝。
相逢何草草,一别即留思。

应天长

[唐代] 冯延巳

石城山下桃花绽,宿雨初晴云未散。
南去棹,北飞雁,水阔山遥肠欲断。
倚楼情绪懒,惆怅春心无限。
燕度蒹葭风晚,欲归愁满面。

一点春 藕丝 见况周颐《词钞》

[清代] 冒俊

一弯西子臂,七窍比干心。
美人烈士情无限,馀绪缠绵自古今。

临江仙 丙寅九日登吴山恨蔚真未预兹游,作此寄之。

[清代] 严既澄

信美湖山容俯仰,从头感逝伤离。
登临情味绝凄其。
芳年摧落照,归梦系儿妻。
长伴飘零湖上月,何时照取双栖。
中年忧患赖相持。
莫将孤枕泪,愁损软腰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