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农 其五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宴安自逸,岁暮奚冀!
儋石不储,饥寒交至。
顾尔俦列,能不怀愧!

译文

悠悠遥远上古时,当初人类之先民。
逍遥自在衣食足,襟怀朴素含性真。
狡诈奸巧一旦生,衣食乏匮成艰辛。
谁能供给使充裕?全靠贤达之哲人。

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字元亮。又名潜。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出生于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他的青少年时代,生活贫困,但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博览群书。29岁起,出仕,起家为江州祭酒,后赋闲;继而为荆州刺史桓玄属吏,后因母丧辞职归家,在家乡浔阳开始躬耕。后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继而转任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参军,再任彭泽令80余日,辞官回家。42岁起,归田躬耕,直至贫病交加而下世。他的文学创作丰硕,今存诗歌125首,文12篇,影响巨大,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的今存诗作包括四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前者一般,后者包括咏怀诗和田园诗两类。咏怀诗内容丰富:有中年游宦在外的行旅诗,表达宦海奔波者对家园的想念,透露出时代的污浊与动荡;有晚年归田后的抒情言志诗,如《杂诗》、《饮酒》、《咏贫士》、《拟古》、《读山海经》、《挽歌诗》等,或者表达了诗人坚持躬耕道路,傲视豪门世族,拒绝统治者的征召,淡然忘世的态度,或者表达诗人身在乡村关注政治,感慨人生而“猛志常在”的心情。田园诗包括中年所作《怀古田舍》、《劝农》以及晚年所作《归田园居》、《桃花源诗并记》等,诗中描写了乡村风光与田园劳动生活,并在此基础上表达了他的社会理想。《归田园居》50首是其中代表作,写出了“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的田园景致与诗人的欣喜心情;写出了与农民“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的交往中的纯真与“带月荷锄归”的劳动诗意。《桃花源诗并记》中描写的桃花源故事,既有战乱年代人们聚众入山避难的历史现实背景,也同魏晋以来阮籍、嵇康等人继承老庄小国寡民观点而倡导无君论思想影响分不开,同时也包含了他对田园生活的体验,所以成为千古流传的佳作。他的田园诗虽然流露了封建士大夫的闲适情调,但掩盖不了其中对农家的感情和自己劳动生活的感受。他的现存文包括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其中的《感士不遇赋》虽是自悲有志莫骋、怀才不遇,却也表达了寒门庶族文士备受压抑的愤激声。《归去来兮辞》更是他同封建官场诀绝的宣言,是至今被传诵的不朽之作。散文《五柳先生传》和《桃花源记》都有很大的影响。陶渊明的诗文,艺术成就自唐代以来,备受推崇,在唐代山水田园诗人中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他的诗文,在他死后100多年,才由萧统搜集编定,称《陶渊明集》,今已不存。今存最早版本为南宋元初本。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义州回途怀项公诗

[明代] 程通

不见先生又许时,几回梦寐重相思。
应招弟子来从学,还向亲王去进诗。
松耐岁寒知劲节,柳逢春煖长新枝。
何尝了却公家事,樽酒论文会有期。

满江红 题《张苍水集》,用岳武穆韵

[清代] 高燮

破碎河山,叹一缕、残魂欲歇。
谁肯信、书生报国,竟成义烈。
慷慨悲歌江海水,寂寥夜哭沧桑月。
抚须眉、搔首看天狼,同仇切。
报仇志,酸如雪。
华夷界,安能灭。
但春秋抱住,完全无缺。
臣节苦尝熊鬼胆,觉旌红染黄炎血。
问何时、扫荡犬羊群,还京阙。

宫词 其四十五

[宋代] 王圭

纱幔薄垂金麦穗,帘钩纤挂玉葱条。
楼西别起长春殿,香壁红泥透蜀椒。

宛陵杂诗四首 其一

[清代] 缪徵甲

不挂蒲帆缓缓行,秋风吹我到宣城。
出山泉水潺湲急,可似山中彻底清?

秋夕无寐

[明代] 陈良贵

一番风雨过,庭院觉新凉。
老至夜无寐,秋来更转长。
萤光斜入户,蟾影漏侵床。
抚枕无言处,流年两鬓霜。

送春

[清代] 秦廷璧

九十韶华欲换新,流莺呖呖唤声频。
落花满地无人扫,明月风光不是春。

田家杂兴和林屋山人作 其四

[清代] 沈纕

穹窒竞熏鼠,岁晚百务閒。
踪迹远城市,陶然西畴间。
新酒可介寿,园蔬供夕餐。
不惜三时勤,获此终岁安。
贫贱瘁筋力,貌苦心亦欢。
衣食幸自周,苟免饥与寒。

桃花七绝三首 其三

[近现代] 张涤华

满眼芳菲一夜残,多情应是怨春寒。
早知坠溷无人问,留得红英仔细看。

送致政太师归洛

[宋代] 刘挚

元丰天子赐安车,黄发翩翩翊圣初。
坐省故携灵寿杖,会朝仍驾虎贲舆。
平泉花木眷常在,辽水城池鹤自如。
身是赤松无一事,乳桐孙竹看扶疏。

柳梢青 闺情

[清代] 陈维岱

底事销魂。
为逢秋社,燕子抛人。
十二回阑,时时闲倚,划遍钗痕。
倦来枕压香云。
忘卸却、犀簪辟尘。
一梦初回,几番愁见,孤独黄昏。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