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挽歌辞 其二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
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
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傍。
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
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
荒草无人眠,极视正茫茫。
一朝出门去,归来夜未央。

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字元亮。又名潜。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出生于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他的青少年时代,生活贫困,但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博览群书。29岁起,出仕,起家为江州祭酒,后赋闲;继而为荆州刺史桓玄属吏,后因母丧辞职归家,在家乡浔阳开始躬耕。后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继而转任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参军,再任彭泽令80余日,辞官回家。42岁起,归田躬耕,直至贫病交加而下世。他的文学创作丰硕,今存诗歌125首,文12篇,影响巨大,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的今存诗作包括四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前者一般,后者包括咏怀诗和田园诗两类。咏怀诗内容丰富:有中年游宦在外的行旅诗,表达宦海奔波者对家园的想念,透露出时代的污浊与动荡;有晚年归田后的抒情言志诗,如《杂诗》、《饮酒》、《咏贫士》、《拟古》、《读山海经》、《挽歌诗》等,或者表达了诗人坚持躬耕道路,傲视豪门世族,拒绝统治者的征召,淡然忘世的态度,或者表达诗人身在乡村关注政治,感慨人生而“猛志常在”的心情。田园诗包括中年所作《怀古田舍》、《劝农》以及晚年所作《归田园居》、《桃花源诗并记》等,诗中描写了乡村风光与田园劳动生活,并在此基础上表达了他的社会理想。《归田园居》50首是其中代表作,写出了“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的田园景致与诗人的欣喜心情;写出了与农民“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的交往中的纯真与“带月荷锄归”的劳动诗意。《桃花源诗并记》中描写的桃花源故事,既有战乱年代人们聚众入山避难的历史现实背景,也同魏晋以来阮籍、嵇康等人继承老庄小国寡民观点而倡导无君论思想影响分不开,同时也包含了他对田园生活的体验,所以成为千古流传的佳作。他的田园诗虽然流露了封建士大夫的闲适情调,但掩盖不了其中对农家的感情和自己劳动生活的感受。他的现存文包括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其中的《感士不遇赋》虽是自悲有志莫骋、怀才不遇,却也表达了寒门庶族文士备受压抑的愤激声。《归去来兮辞》更是他同封建官场诀绝的宣言,是至今被传诵的不朽之作。散文《五柳先生传》和《桃花源记》都有很大的影响。陶渊明的诗文,艺术成就自唐代以来,备受推崇,在唐代山水田园诗人中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他的诗文,在他死后100多年,才由萧统搜集编定,称《陶渊明集》,今已不存。今存最早版本为南宋元初本。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送夏侯正言奉使江南

[宋代] 王禹称

百舌关关麦垄青,远山迎马翠如屏。
禁中已诵相如赋,江外犹看使者星。
衣拂茶烟寻水寺,枕攲梅雨泊沙汀。
归期莫过中秋节,侍宴甘泉月满庭。

曹仁宪谨荣寿 其一

[清代] 林扬声

一团和气配乾坤,德化施行俗可敦。
羲瑟农琴期近古,村箫社鼓乐沾恩。
鹤飞谁唱东坡曲,燕会共开北海樽。
为祝期颐长不老,升平人瑞庆公门。

阻风

[清代] 丁蓉绶

一困沙泥一上天,欲参真谛识前缘。
年时怨羡都无著,见惯人家顺水船。

春日诗

[南北朝] 王筠

金堤草非旧,玉池泉已新。
风生似羊角,云上若鱼鳞。
幽闺多怨思,停织坐娇春。
芳华既零落,方作向隅人。

玉带河

[近现代] 沙曾达

宫墙环绕水通灵,四面围同玉带形。
桥跨汇征多士集,泮池无复藻芹馨。

内子赴津做七律一首以示青县友人

[近现代] 刘清漳

荏苒年华已白头,两人百二四春秋。
结缡曾与同辛苦,偕老相依作壮游。
朝市园林欣共赏,风晨雨夕乐前修。
可怜亡国无时日,且效卢家有莫愁。

论诗绝句三十首 其二

[清代] 赵清瑞

学诗如学禅,大力运龙象。
专取沧浪言,所见域寻丈。

白海棠

[清代] 屠敬心

一场春梦欲醒时,缟素全非旧日姿。
淡粉应斑贞妇泪,素纨不入婕妤诗。
临妆祇许冰为鉴,对酒宜将玉作卮。
愿共黄花同晚节,肯教红烛近阶墀。

赠内子澹俜

[近现代] 张采庵

岁岁征车别故乡,浪游应悔嫁萧郎。
小楼月上诗怀远,宝座幢开贝叶香。
餐藿长甘贫士淡,典钗能谅酒人狂。
年来一觉邯郸梦,纸阁芦帘伴孟光。

水调歌头

[清代] 俞樾

公昔少年日,门第盛金张。
长安文酒宴游,意气剧飞扬。
几载容台步屧,曾共太常仙蝶,管领好春光。
何必曲江宴,方是绿衣郎。
爽鸠氏,司秋典,最周详。
圣朝忠厚尤重,兹选异寻常。
每际秋高霜肃,坐对西曹官烛,费尽佛心肠。
丹扆记名姓,清望满岩廊。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