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慢

朝代:宋代 作者:蔡伸

雁落平沙,烟笼寒水,古垒鸣笳声断。青山隐隐,败叶萧萧,天际暝鸦零乱。楼上黄昏,片帆千里恨程,年华将晚。望碧云空暮,佳人何处,梦魂俱远。
忆旧游、邃馆朱扉,小园香径,尚想桃花人面。书盈锦轴,恨满金徽,难写寸心幽怨。两地离愁,一尊芳酒凄凉,危阑倚遍。尽迟留、凭仗西风,吹干泪眼。

译文

大雁落在平坦的沙岸,寒江上烟雾一片。古垒中,胡笳声一声声远远听来。青山朦胧,落叶萧萧,暮色苍茫的天际,几处昏鸦在纷飞。楼头之上黄昏,看见一片片云彩,船儿尚有千里途程,到京时年末。空垒上碧云遮掩,佳人啊,此时你在哪边?我的梦中都与你相距遥远无限。回忆我们过去相识的欢乐,在那朱红色楼馆,小园香径上百花开放,我难忘你那桃花般的美丽容颜。我深深地懂得,你也是在把我思念。你在织锦上写满了回文式的情书,将幽怨付于琴弦,但也无法诉尽内心的伤感。我们分处两地,同时愁思绵绵。酒并无法消愁。我又独自来到楼上,扶着那高高的栏杆,任凭那无情的秋风,将我一双泪眼吹干。

注释

①烟笼寒水:杜牧《泊秦淮》诗:“烟笼寒水月笼沙。
②邃馆:深院。
③桃花人面:用唐诗人崔护诗“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句意。
④书盈锦铀:用苏蕙织锦回文诗事。见柳永《曲玉管》注。
⑤金徽:金饰的琴徵。徽,系弦之绳。此处代指琴。

赏析

本词抒写过地秋日的相思之情。作者于秋日黄错,登高望远,由此引发了深深的相思之情。这首词写的是羁旅伤别之情景。上片写景。“雁落”三句,从水说。“青山”三句,从山说。“望碧云”三句,化用江淹诗意,揭示出思乡怀人的主旨。下片抒情。“忆旧游”四句,旧游之旖旎春光,与目前之衰飒秋景恰成鲜明对比。“两地”三句,结合双方,折回已之倚楼。末三句,风吹泪干,足见倚楼之久、情怀之寂寞。乙旧游、邃馆朱扉,小园香径,尚想桃花人面。“邃饱朱扉”、“小小园香径”、“桃花人面”是作者记忆最深的几个特定镜头。从庭院写到香径、再写到美人,层层推进。其中洋溢着温馨的气氛。春光旖旎,桃花灼灼,美人佳冶,与眼前的秋风败叶、古垒哀笳的环境成鲜明的对比。失去的更觉可贵,尤其是人在难时,这种感受最为强烈。“凭仗西风,吹干泪眼”,权端酸楚,任凭眼泪流淌,连擦拭的心思皆无,可见伤心到何等程度。虽是直抒胸臆,却不觉浅白直露,反而增强词的艺术感染力。这便是真情所至的缘故。

蔡伸(1088-1156),字伸道,自号友古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蔡襄之孙,政和五年(1115)进士,官至左中大夫,著有《友古居士词》。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霜天晓角 赤壁

[宋代] 辛弃疾

雪堂迁客。不得文章力。赋写曹刘兴废,千古事、泯陈迹。
望中矶岸赤。直下江涛白。半夜一声长啸,悲天地、为予窄。

明月谣

[宋代] 范仲淹

明月在天西,初如玉钩微。
一夕增一分,堂堂有馀辉。
不掩五星耀,不碍浮云飞。
徘徊河汉间,秀色若可餐。
清风起丛桂,白露生阶兰。
高楼望君时,为君拂金徽。
秦以尧舜音,此音天与稀。
明月或可闻,顾我亦依依。
月有万古光,人有万古心。
此心良可歌,凭月为知音。

泊松江 一作许浑诗,题作夜泊松江渡寄

[唐代] 杜牧

清露白云明月天,与君齐棹木兰船。
南湖风雨一相失,夜泊横塘心渺然。

鹊桥仙·夜闻杜鹃

[宋代] 陆游

茅檐人静,篷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
故山独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神宗皇帝挽辞二首

[宋代] 王安石

将圣由天纵,成能与鬼谋。
聪明初四达,俊乂尽旁求。
一变前无古,三登岁有秋。
讴歌归子启,钦念禹功修。

醉歌行

[宋代] 文天祥

只今年才十六七,风尘荏苒音书绝。
胡骑长驱五六年,弊裘何啻连百结。
愁对寒云雪满山,愁看冀北是长安。
此身未知归定处,漂泊西南天地间。

游宁国奉圣寺

[宋代] 范成大

松梢台殿郁高标,山转溪回一水朝。
不惜褰裳呼小渡,夜来春涨失浮桥。

过九江府

[唐代] 王翰

早发浔阳岸,秋风鸿雁高。
谷容通窈窕,江色变蒲萄。
坚壁雄千雉,危樯舣万艘。
琵琶亭下水,犹似响檀槽。

丛翠亭

[宋代] 欧阳修

柳色满重城,迢迢出翠甍。
春云依槛暖,夕照落山明。
走马章街晓,翻鸿洛浦晴。
清樽但留客,桴鼓昼无惊。

九日呈真直院

[宋代] 叶绍翁

秋负吹客客思家,破帽从渠自在斜。
肠断故山归未得,借人篱落种黄花。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