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大庚岭北驿

朝代:唐代 作者: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译文

阴历十月的时候,大雁就开始南飞,据说飞到大庾岭,它们就全部折回。鸟儿不进,我却行程未止远涉岭南,真不知何日何时,我才能遇赦归来?
潮水退落了,江面静静地泛着涟漪,深山老林昏暗暗,瘴气浓重散不开。来日我登上高山顶,向北遥望故乡,抑或能看到:那山头上初放的红梅。

注释

①大庾岭:在江西、广东交界处,为五岭之一。北驿:大庾岭北面的驿站。
②殊:还。"我行"句意谓自己要去的贬谪之地还远,所以自己还不能停下。
③瘴:南方湿热天气山林间对人有害的毒气。
④望乡处:远望故乡的地方,指站在大庾岭处。陇头梅:大庾岭地处南方,十月即开梅花。

赏析

这是诗人流放时途经大庾岭之作。全诗通过描写途中所见景物,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对官场坎坷的慨叹和思念家乡的感情。诗先写诗人见雁南飞,触景生情,传说中雁南飞至大庾岭而北回,而自己却行程无尽头,不知何日能归。人雁相比,人不如雁,深切表现了诗人忧伤哀怨的复杂的内心感情。后四句写大庾岭黄昏的凄迷景色,江潮初落,水面平静,瘴气缭绕,故乡何在?明晨踏上岭头时,再望一望故乡吧!虽然见不到她的踪影,但岭上盛开的梅花该是可以见到的!悲苦和乡思在此一露无遗。全诗写的是“愁”,却未着一“愁”字。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感到愁绪满怀,凄恻缠绵。诗人以情布景,又以景衬情,使情景融合,传情达意,因而情真意切,动人心弦。

宋之问
宋之问(?-712),字延清,汾州人。曾先后谄事张易之和太平公主。长于五律,对唐代律诗形成和发展有贡献。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闻警次石逸韵 其一

[清代] 于齐庆

薄宦身如寄,忧时泪欲倾。
韬钤徒话柄,草木亦军声。
糜费金无算,仓皇卒践更。
诸君皆柱石,何以慰宸情。

读谢皋羽西台痛哭记

[近现代] 舒云逵

步兵去后哭声绝,空山无人何泬漻。
朅来相望一千载,子陵台上风刁刁。
宋家末季黄尘漂,为猿为鹤千军消。
晞发一叟老布衣,唐鲁公幕参戎僚。
鲁公矫矫人中豪,指挥罴虎驱鸱枭。
十荡十决忠勇愤,藐兹小丑真秋毫。
奈何数极阳九遭,崖山万仞崩岧峣。
一木大厦不可柱,昆岗烈焰同燔焦。
幕府故人天涯逃,一涕一泪皆萧骚。
惶恐滩头有恨水,零丁洋里多怒涛。
苏台越国旧游地,怆然回首闻商飙。
手中碎断竹如意,天惊石破神鬼号。
淋漓醉墨乱挥洒,被发大荒愁叫嚣。
既悲死友即悲国,茫茫楚些魂兮招。
江山人物眷若失,渰浥郁浡羌无聊。
朱方南方成飘摇,正气一歌日星昭。
虫沙浩劫蚀不尽,此记与之同云霄。
嗟哉欲读心忉忉,不觉涟洏随之抛。
独行君子古亦有,如斯奇谊乃真操。
呜呼西台泱漭荒天高。

西山道中

[清代] 玉保

极目西山宿雾屯,行行小憩叩柴门。
蒹葭风冷澄秋水,荞麦花开带远村。
担榼快闻呼妇子,筑场几处散鸡豚。
田家剥枣争留客,丹实离离压短垣。

秋兴 其二

[清代] 彭印古

将晚多秋色,枫林醉叶丹。
天随云变幻,人共月孤寒。
笔砚生涯拙,诗书气味酸。
愁怀无可遣,独把剑来看。

石径樵归

[明代] 谢天与

云石苍凉径路遥,一声啼鸟背归樵。
行边若得仙棋看,不管斜晖转树腰。

秩满留别台阳 其一

[清代] 夏瑚

兢兢捧檄渡瀛堧,风物台阳别有天。
面海背山成泽国,高陂低岸遍腴田。
风淳俗是觚初破,吏拙官同磨在旋。
三载簿书劳梦寐,搴帘卧理愧前贤。

蚕簇

[元代] 王祯

前朝茧如山,今朝卵如粟。
如山今岁谋,如粟来岁足。
来岁一何神,生花楮一幅。
丁宁语荆妇,依时勤晒沐。

舌镜塔

[明代] 吴仕训

独往神安托,相怜舌尚存。
个中身毒镜,永夜照孤村。

延平祠怀古

[清代] 陈凤昌

群龙涸死鳄鱼生,瀛海波涛日夜鸣。
两岛提封同黑痣,廿年正朔奉朱明。
勤王独奋争天力,事父终羞干蛊名。
试问奇男元库库,何如当日郑延平。
据浙都闽迹渺然,中兴事业委荒烟。
沉沙欲折周郎戟,断水难投战士鞭。
北向称兵天不共,东来辟国地孤悬。
孝陵风雨生秋草,未许遗臣荐豆笾。

秋燕次钱芝门阁读韵

[清代] 张文虎

一襟凉雨睇重门,半晌呢喃语尚温。
北里苔荒迷舞影,西风帘卷失巢痕。
相逢华屋都如客,只剩空楼亦感恩。
红杏枝头春易转,星星香梦细寻论。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