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译文

柔软的青草和长得齐刷刷的莎草经过雨洗后,显得碧绿清新;在雨后薄薄的沙土路上骑马不会扬起灰尘。不知何时才能抽身归田呢?
春日的照耀之下,田野中的桑麻欣欣向荣,闪烁着犹如被水泼过一样的光辉;一阵暖风挟带着蒿草、艾草的熏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肺。我虽身为使君,却不忘自己实是农夫出身。

赏析

此词是作者徐州谢雨词的最后一首,写词人巡视归来时的感想。词中表现了词人热爱农村,关心民生,与老百姓休戚与共的作风。作为以乡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这首词之风朴实,格调清新,完全突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为有宋一代词风的变化和乡村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上片首二句“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不仅写出“草”之“软”、“沙”之“轻”,而且写出作者这种清新宜人的环境之中舒适轻松的感受。久旱逢雨,如沐甘霖,经雨之后的道上,“软草平莎”,油绿水灵,格外清新;路面上,一层薄沙,经雨之后,净而无尘,纵马驰骋,自是十分惬意。触此美景,作者情动于衷,遂脱口而出:“何时收拾耦耕身?”“耦耕”,指二人并耜而耕,典出《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长沮、桀溺是春秋末年的两个隐者。二人因见世道衰微,遂隐居不仕。此处“收拾耦耕身”,不仅表现出苏轼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是他政治上不得意的情况下,仕途坎坷、思想矛盾的一种反映。下片“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二句,承上接转,将意境宕开,从道上写到田野里的蓬勃景象。春日的照耀之下,桑麻欣欣向荣,闪烁着诱人的绿光;一阵暖风,挟带着蒿艾的薰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肺。这两句对仗工整,且妙用点染之法。上写日照桑麻之景,先用画笔一“点”:“光似泼”则用大笔涂抹,尽力渲染,将春日雨过天晴后田野中的蓬勃景象渲染得淋漓尽致;下句亦用点染之法,先点明“风来蒿艾”之景,再渲染其香气“如薰”。“光似泼”用实笔,“气如薰”用虚写。虚实相间,有色有香,并生妙趣。“使君元是此中人”给句,画龙点睛,为升华之笔。它既道出了作者“收拾耦耕身”的思想本源,又将作者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更进一步深化。作者身为“使君”,却能不忘他“元是此中人”,且乐于如此,确实难能可贵。这首词结构既不同于前四首,也与一般同类词的结构不同。前四首《浣溪沙》词全是写景叙事,并不直接抒情、议论,而是于字行之间蕴蓄着作者的喜悦之情。这首用写景和抒情互相错综层递的形式来写。上片首二句写作者于道中所见之景,接着触景生情,自然逗出他希冀归耕田园的愿望;下片首二句写作者所见田园之景,又自然触景生情,照应“何时收拾耦耕身”而想到自己“元是此中人”。这样写,不仅使全词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而且使词情逐层深化升华。特别“软草平莎过雨新”二句、“日暖桑麻光似泼”二句更是出神入化,有含蓄隽永之妙。

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遭贬。卒后追谥文忠。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铁柱观

[清代] 谢绍谋

羽节风飘白玉台,半空闻乐奏蓬莱。
凤阶三级鸡犹语,龙帐千年鼠尚猜。
晓月焚香人鬼杂,红尘济物佛仙该。
旌阳吏隐何曾傲,说与攒眉入社才。

今日何日行

[清代] 阚凤楼

今日何日江水长,波平溟渤山苍苍。
黄云酿雨天欲霜,月躔箕毕星垂芒。
青枫叶赤彫猗桑,群欣魄兔忘商羊。
美人珠箔调青商,一弹两鼓仙灵翔。
低集鹓鸾高凤凰,斗宫之侧薇垣傍。
萝披荔拂骄虎伥,磨牙拇血思截舫。
日测银汉排津梁,星君笑视狎且狂。
疑通土伯幽都望,丛菅湿食如餦餭。
颂则降福违不祥,横横太白精凝光。
作彗西指纷旗枪,倒行不顾经躔伤。
群仙嬉游旌麾飏,俯首杂沓逐队行。
句陈奎壁圜徜徉,晖台黯黯豸化装。
湔涤尘末倾杓浆,美人内顾依象床。
白雪失和空云襄,朱弦胶柱殊笙簧。
安得奔月亲天香,群真谐乐嘉清扬,履舄戋戋视八荒。

送福同年复宰关中

[清代] 黄文琛

君居巷南我巷北,三年不识思颜色。
古槐花寺始逢君,快然所见溢所闻。
座中无限青云客,与我并坐情相亲。
叹息鲁国一杯水,大鱼泼剌赤其尾。
三揖一辞了无难,古来贤者类如此。
烟鸿哀叫秦云秋,桑柏彫悴使人愁。
天了临轩简良宰,严程赴陇不我留。
曾迟别速伤如何,感君执袂情独多。
我怀径敢向君告,莫以前非悔年少。
好风吹送来晚歌,我为苍生向西笑。

饯别自解诗

[南北朝] 乐昌公主

今日何迁次,新官对旧官。
笑啼俱不敢,方信作人难。

曹仁宪谨荣寿五言排律一首

[清代] 周承敬

今日共称觥,当年赋鹿鸣。
雄才挥笔阵,弱冠拔茅征。
北阙蒲轮逮,南陬竹马迎。
官方鳌岫著,宦迹凤山呈。
会展交衢骥,旋迁出谷莺。
紫陵飞舄至,淡水旧弦更。
时雨随车澍,春风满座生。
虚堂悬镜朗,片玉贮壶清。
鹿洞规频训,鸿都字细评。
卧碑齐士肄,停讼课农耕。
政类屯田佛,人原洛社英。
岁星符出丙,巴曲谱长庚。
宽惠能滋福,廉勤不爱名。
南山开寿域,东阁订诗盟。
晋爵黄钟叩,摛词寸莛轻。
有邦烝至治,大化普无声。
郦菊他年饮,园葵此度倾。
登龙怀御李,司马幸瞻荆。
妙手栽花遍,天庥戬谷赓。
弧辉宜久照,松柏重莼羹。

吊宋渔夫先生四首 其二

[近现代] 张一鸣

千秋不死宋渔夫,今日泉台目可瞑。
天下苍生还在望,瓣香一缕篆烟青。

临终诗二首 其二 悲永殡

[隋代] 释灵裕

命断辞人路,骸送鬼门前。
从今一别后,更会几何年。

秋日杂诗

[明代] 宿梦鲤

今日天气爽,郊原独杖藜。
迎风粳稻翻,弥望村东西。
儿童喧社鼓,岁丰足豚鸡。
田家有真乐,洵足安幽栖。
俯仰百年中,穷达理亦齐。
朱门多兴废,不及蓬茅低。
君看鹿门叟,垂老把锄犁。

[元代] 王景贤

今日所蒙稽古力,自天而不拜恩荣。

村居杂咏六首 其五

[清代] 邹起凤

今日春光好,晴郊看采桑。
掺掺垂素手,缓缓出微行。
有意悲公子,何心恋懿筐。
夕阳归去晚,春恨满陂塘。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