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

朝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屿出。
回潭石下深,绿筱岸傍密。
鲛人潜不见,渔父歌自逸。
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
夕阳开晚照,中坐兴非一。
南望鹿门山,归来恨如失。

译文

江上碧波荡漾清水悠悠,江水退去露出小岛沙洲。
岩石下潭水漩流不见底,绿油油细竹傍岸长得稠。
鲛人潜在潭底不见踪影,渔翁唱起棹歌自在优游。
回想起与您分手的时候,泛舟的情景就像在昨日。
夕阳斜照着傍晚的景物,独坐在小岛上兴味无穷。
向南方遥望家乡鹿门山,归来满腹都是别绪离愁。

注释

①屿:小岛。
②悠悠:形容水流从容不迫。
③回潭:泛起旋涡的深潭。回,旋转。潭,深水池。
④篠:细竹。
⑤鲛人:《博物志》:“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
⑥中坐:这里指坐于孤屿之上。
⑦恨相失:这里指因为怅然若失而心中感到不愉快。

赏析

诗歌描写诗人登上江中小岛所见的景色,忆起与友人分别泛舟时的情形,表达了对友人的无限思念之情。碧波荡漾,潭水流深,鲛人潜底,渔翁歌唱,一片优游自在的景象。由此记起分别时夕照的景象,离绪别愁一起涌上心头。明代钟惺评价曰:“见山水思故人自是人情。然亦非俗情,又泛泛不得。”诗歌层次分明,跳跃性强。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本名浩,字浩然,襄阳人。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之一。诗与王维齐名,号王孟。其诗每无意求工而清超越俗,正复出人意表,清闲浅淡中,自有泉流石上,风来松下之音。有《孟浩然集》。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眼儿媚 简王夫人仲英

[清代] 顾贞立

西风吹泪洒寒林。
乡梦杳难寻。
半床月影,一声归雁,几处疏砧。
可怜何事音尘绝,怊怅隔年心。
泬寥风景,凄凉滋味,分付孤斟。

潍县八景 其一 东园早春

[元代] 张起岩

春到东园景物幽,小桃破萼柳丝柔。
好邀诗友联诗句,信步携筇试一游。

浪淘沙 天眉空山听雨图,即用自题原韵

[清代] 王倩

雁字远天横。
万树烟平。
吹来急雨逗离情。
听到凄凉眠又起,挨尽残更。
空响四山声。
知是风生。
小窗孤枕薄寒清。
梦醒哪奈愁况味,影瘦灯明。

浊酒

[清代] 张坦

浊酒何人造,权斟过此宵。
我犹呼玉友,君实愧金貂。
静夜三杯足,春风一度消。
哺糟心最苦,醒眼转无聊。

述怀

[明代] 戴浩

昨日伤风独倚楼,今朝倚槛又悲秋。
桃花乍吐蒸霞烂,枫叶随飘逐水流。
明日清风惟我得,落霞孤雁向谁收。
伫看覆手须臾顷,赢得虚名老白头。

三元阁眺湖荡

[明代] 林枝桥

茫茫浑显气,天地通水府。
融结判三元,鸿濛开万古。
中天郁崔嵬,迥阁栖灵护。
下临千顷汪,沟塍间斥卤。
败苇梗弱流,枯菱咽隘窦。
远见数渔人,冒寒施罩罟。
亦有小兰桡,倾欹胶浅浦。
兜底潜蛟虬,横空掠雁鹜。
窗破风刮面,槛矮仅及股。
极目海天长,入耳籁号怒。
悠悠郁孤情,凭虚散八宇。

[宋代] 释守遂

一拳拳倒黄鹤楼,一踏踏翻鹦鹉洲。
惯向高楼骤玉马,曾于急水打金毬。

黄鹤楼

[元代] 禅僧

一拳搥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石镜

[明代] 谭寿海

一拳水石傍山隈,好似菱花一样开。
万古地天为玉匣,千寻山岳作瑶台。
清光不受淄尘涅,古意任教苍藓陪。
不用世间勤拂拭,倬然云汉自昭回。

社寮杂诗 其十二

[清代] 吴廷华

霞篮漆笼满蜗庐,家计休嫌长物无。
还似老僧新驻锡,累累东壁大葫芦。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