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题小像

朝代:近现代 作者:鲁迅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译文

我的爱国之心犹如被爱神之箭所射一般无计可逃,祖国正在风雨飘摇中黯然失色。
我把我的心意寄托给人民,然而人民却难以察觉,我愿意把我毕生的精力托付给我的祖国。

注释

①寒星:宋玉《九辩》:“愿寄言夫流星兮,”
②灵台:(书面语)心灵。神矢,爱神的箭。全句是把自己的祖国比作恋人
③故园:故乡。
④荃不察:化用《离骚》中“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句。荃,香草名,隐喻国君。察,体察。中,内心。
⑤荐:献,进献祭品。
⑥轩辕:黄帝,上古帝王,中华民族的始祖,代指中华民族。

赏析

许寿裳在《怀旧》一文中,对《自题小像》这首诗的内容有极其精炼的概括,“首句说留学外邦所受刺激之深,次写遥望故原风雨飘摇之状,三述同胞未醒、不胜寂寞之感,末了直抒怀抱,是一句毕生实践的格言。”这首诗的创作缘起是剪辫子。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对“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着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的“清国留学生”进行了辛辣的讽刺,这可视为鲁迅毅然剪辫的形象注脚。而鲁迅断发并且题诗于小照背后赠送给挚友,则显然是借以明志。可以说“剪辫”是青年鲁迅与封建思想诀裂、自觉接受民主思想的鲜明标志。鲁迅后来在《〈呐喊〉自序》中叙述了“写起小说来”之前的几个思想发展阶段,其“弃医从文”志向的确立便发生在他写《自题小像》之后。鲁迅“弃医从文”确立了他一生的奋斗目标,其源概出于“我以我血荐轩辕”所表露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我以我血荐轩辕”是《自题小像》诗的爱国主义感情的升华,也是青年鲁迅鸿鹊之志的写照,更是鲁迅先生矢志不渝、毕生实践的人生格言。

鲁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没落的士大夫家庭。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新文学的奠基者。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赠笔工李子昭

[元代] 魏初

广寒秋颖雪离披,汤沐中书旧有期。
千古管城今乐地,未应人笑是书痴。

梧叶儿

[元代] 吴西逸

韶华过,春色休。
红瘦绿阴稠。
花凝恨,柳带愁。
泛兰舟。
明日寻芳载酒。

用行甫韵

[元代] 许衡

蛟鼍不肯脱渊深,鸟雀还知宿茂林。
笑我羁孤成蹇蹇,于今衰老复骎骎。
愁多未易追前事,病久犹当屈壮心。
闻道西溪田可得,安栖从此得追寻。

天净沙

[元代] 严忠济

宁可少活十年,休得一日无权。
大丈夫时乖命蹇。
有朝一日天随人愿,赛田文养客三千!

清江引

[元代] 杨朝英

秋深最好是枫树叶,染透猩猩血。
风酿楚天秋,霜浸吴江月。
明日落红多去也!

送曹生之京

[元代] 杨维桢

十载辞京国,常怀玉笋班。
凤麟游璧水,虎豹启天关。
海树分秦雨,江云隔楚山。
壮游须努力,况子正红颜。

感事

[元代] 姚燧

致位丞疑地,夔龙伯仲间。
星当朝北斗,日已薄西山。
取谤因雠恶,贪权失丐閒。
此行虽铁甲,未足比惭颜。

和金城宝宫旭公禅师三绝 其一

[元代] 耶律楚材

知公已得夜明符,任运腾腾无所拘。
见说金城多长者,有人青眼待君无。

杂著

[元代] 元遗山

昨日东周今日秦,咸阳烟火洛阳尘;百年蚁穴蜂衙里,笑煞昆仑顶上人。

双调·水仙子

[元代] 张鸣善

铺眉苫眼早三公,裸袖揎拳享万钟,胡言乱语成时用。
大纲来都是哄。
说英雄谁是英雄?五眼鸡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飞熊。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