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

朝代:宋代 作者: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译文

小乌鸦的鸣叫鸹耳,待乳鸦声散去时,只有玉色屏风空虚寂寞地立着。突然间起风了,秋风习习,吨觉枕边清新凉爽,就像有人在床边用绢扇在扇一样。
睡梦中朦朦胧胧地听见外面秋风萧萧,可是醒来去找,却什么也找不到,只见落满台阶的梧桐叶,沐浴在朗朗的月光中。

刘翰,字武子(一说武之),长沙(今属湖南)人,光宗绍熙中前后在世。曾为高宗宪圣吴皇后侄吴益子琚门客,有诗词投呈张孝祥、范成大。久客临安,迄以布衣终身。今存《小山集》一卷。事见《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沅湘耆旧集》前编卷二三小传。   刘翰诗,以毛晋汲古阁影宋《六十家集》本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集),与新辑集外断句合编为一卷。刘翰做诗追随“四灵”,王渔洋《香祖笔记》对其评价不高。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行路难 其三

[清代] 凌树屏

人生不满七尺躯,其志乃欲奠地维,立天枢。
智穷力竭安所就,里巷小儿往往起而笑其愚。
天不可作曲盖倚,地不可作磨盘舞。
夸父追日终野死,何况一夫蹇蹇欲与造物相撑拄。
北叟移山期子孙,上帝闻之畏其言。
吾徒作事须如此,要使精诚贯九阍。
行路难,行路难,君不见龙逄比干身已死,当时谁说有忠肝。

奉酬子山秘监三首 其一

[元代] 张天英

青烟竹外煮金芽,更对山人酌紫霞。
半醉东风催上马,一身香雨湿宫花。

和天宁寺浮图歌

[清代] 刘正宗

高标突兀撑霄碧,西俯昆仑东碣石。
电光过眼阅大千,咫尺换尽长安陌。
无风铃铎乍传声,半夜萧萧龙象行。
盘空孤鹤栖复惊,下瞰蚁垤日纵横。
寺中老僧去还来,佛灯寂寂照青苔。

子陵台

[清代] 程鸿诏

鼓枻沿缘波未定,横塘风晚野花开。
一钩新月钓江水,正向严陵滩上来。

凤山

[宋代] 谢黻

高台伊昔来凤凰,于今凤去台亦荒。
苍苍竹实有霜露,飒飒梧叶生秋凉。
西风斜日开晴色,閒步瑶阶访仙迹。
道人诵罢蕊珠经,老鹤一声山月白。

寒食

[清代] 霍双

人倚雕阑竹倚衣,女桑遥听子规啼。
陌头杨柳休攀折,系住春光不许归。

题肤功雅奏图

[明代] 吴邦佐

东山久望重苍生,况复氛除海气清。
圣主已烦双使节,边人遥领百城迎。
只今华驿催征马,终古胡沙扫赤鲸。
原是长城雄阙北,更行刁斗不须鸣。

赤水峡两岸壁立,一水中流,树木蔚然,岚气朝夕不散

[元代] 麦澄

水气初升云气浮,山林不辨鸟声幽。
天风吹入三竿日,草木依然水绕洲。

东山新庙用前韵

[明代] 郑绍炰

东山几度成追忆,此日来游异往年。
祠宇载瞻新气象,衣冠重拜古忠贤。
练拖一带江洲出,黛扫千峰石壁悬。
菊饮不妨移树影,风骚馀韵绕前川。

登东山

[清代] 浦镗

东山古名胜,飞策上云关。
碧藓揉红雨,青萝拥翠环。
峰阴春木润,日落晚山殷。
屐齿曾游处,风流许共攀。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