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受降城闻笛

朝代:唐代 作者: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译文

这首七绝是历来传诵的名篇。霜月、芦笛、乡思,构成一幅思乡图,意境感人。

注释

受降城: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来。但此诗的受降城所在地说法不一。回乐:县名,故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回乐峰:回乐县附近的山峰。

李益
李益(公元748-829年),字君虞,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广德二年(764)随家迁居洛阳。大历四年(769)进士,授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尉。多次从军边塞出任幕僚,脱离军府后漫游江淮,入长安历任中书舍人、集贤殿学士、右散骑常侍等职,终于礼部尚书衔。中晚唐的重要诗人,尤以七言绝句和边塞诗著称。有《李君虞诗集》。《唐才子传》卷4有传。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养雁

[宋代] 仇远

雍雍阳鸟,其居朔方。
朅来江南,雪霜备尝。
意不耐暑,虑尔早亡。
乃安水土,羽毛无伤。
仰羡鹓雏,俯趋鹜行。
负影只立,何如还乡。
秋风日高,稻粱已黄。
且谋一饱,勿思翱翔。

江州重午二首 其二

[宋代] 董嗣杲

蒲节殊乡借楚誇,绕城社鼓不停挝。
争歌神曲羞溪藻,遥送瘟船滚浪花。
世上莫非儿戏事,江头无奈客思家。
西湖今夜笙歌月,凉拥红莲灿落霞。

挽曾东轩二首 其二

[宋代] 王梦应

壮图罹短世,野趣满馀年。
往事堪垂史,孤踪每畏天。
广文俄病酒,摩诘厌闻弦。
遥想南州士,生刍重泫然。

长干送别

[宋代] 孙锐

君子于行东渡头,江村烟雨看眠鸥。
秋风不借游山屐,客梦长呼问酒楼。
八斗才怜新鹤发,十千囊尽敝貂裘。
不须刎颈酬知己,一曲琵琶在远舟。

六么令

[宋代] 李琳

淡烟疏雨,香径渺啼鴂。
新晴画帘闲卷,燕外寒尤力。
依约天涯芳草,染得春风碧。
人间陈迹。
斜阳今古,几缕游丝趁飞蝶。
谁向尊前起舞,又觉春如客。
翠袖折取蔫红,笑与簪华发。
回首青山一点,檐外寒云叠。
梨花著雨,柳花飞絮,梦绕阑干满园雪。

题莒口铺诗

[宋代] 刘氏

终朝行半驿,时有数家居。
店少闻滩壮,程遥见堠疏。
山歌农设醴,野饭仆烹蔬。
禽鸟先栖宿,劳生恨不如。

沁园春 题樟镇清江桥

[宋代] 无闻翁

埋冤姐姐,衔恨婆婆。

联句

[宋代] 杨氏

珠帘半窗月,修竹一帘风。
何事今宵景,无人解与同。

九锁山十咏 其三 凤洞

[宋代] 王易简

凤兮尔何来,翙翙鸣高岗。
山风度玉箫,竹实丰糇粮。
至今嶙峋石,如作毛羽翔。
深溪阻造极,悬磴聊褰裳。
踟蹰不忍下,树杪青天长。

九锁山十咏 其九 石壁

[宋代] 吕同老

清飙吹衣裳,缥缈淩层巅。
玲珑峭壁下,杖策穷回旋。
名图谢模写,大巧无雕镌。
窅如晴云影,霭霭行青天。
飘如水风会,微澜起平川。
石崖前蔽亏,胜事惜未全。
吾将运真宰,疏凿成坦然。
结茅此山阿,长吟伴飞仙。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