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挪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译文

小时候每年下雪,我常常会沉醉在插梅赏梅的兴致中。后来虽然梅枝在手,却无好心情去赏玩,只是漫不经心地揉搓着,不知不觉泪水沾满了衣裳。
今年又到梅花开放的时候,我却漂泊天涯,两鬓稀疏的头发也已斑白。看着那晚来的风吹着开放的梅花,大概也难见它的绚烂了。

赏析

上片忆昔。雪里梅开,预示着莺飞草长,鸟语花香的春之降临。它引起词人新的希望和幸福的追求。于是插梅而醉。这个“醉”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因梅花开放而产生了如醉如痴的内心躁动;二是因内心之躁动而醉饮。饮又不能浇愁,故而挼(ruó)梅。揉搓,是内心不宁静的一种下意识动作。而挼尽梅花也无好意绪,只赢得清泪如许!
下片伤今。又到了梅花开放的季节。而自己飘沦天涯,颠沛流离的生活已使两鬓斑斑。结末作忧患语:昔年虽无意绪,但毕竟“春心‘还’共花争发”,有插梅、挼梅之举。而今天,尚未踏雪寻梅,就已从晚来风势中预感连赏梅之事也难以实现了。

李清照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以词著称,有较高的艺术造诣。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辞海》1989年版)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句 其二

[宋代] 王安国

孔明勿问襄阳庞。

菩萨蛮

[宋代] 孙洙

楼头上有三通鼓。
何须抵死催人去。
上马苦匆匆。
琵琶曲未终。
回头肠断处。
却更廉纤雨。
漫道玉为堂。
玉堂今夜长。

和刘公仪见寄

[宋代] 韦骧

崎岖巴峡走单车,潇洒鄞江想载旟。
驰款比追前日好,开缄忽奉去年书。
篇章互及情皆见,踪迹相暌义不疏。
但使鳞鸿勿虚过,何须临纸恨踌躇。

酒罩

[宋代] 王安礼

妙绝因心匠,华堂此集英。
轻尘避绿蚁,密影占香琼。
醉有陶彭泽,狂如阮步兵。
瓮头篱菊下,弃掷任纵横。

布作高阳台众乐园成被命与金陵易地兄弟待罪侍从对更方面实为私门之庆走笔记子开弟

[宋代] 曾布

楼台丹碧照天涯,塞北江南未足誇。
十里烟波新种柳,万株桃李未开花。
一麾同下西清路,两镇高迎上将牙。
回首林塘莫留恋,风光还属阿连家。

[宋代] 魏夫人

使君自为君恩厚,不是区区爱华山。

留京师思归

[宋代] 王仲甫

黄金零落大刀头,玉箸归期划到秋。
红锦寄鱼风逆浪,碧箫吹凤月当楼。
伯劳知我经春别,香蜡窥人一夜愁。
好去渡江千里梦,满天梅雨是苏州。

失调名

[宋代] 王诜

合彩丝、对缠玉腕。
偷闲结个艾虎儿,要插在、秋蝉鬓畔。
带了黄花,强饮茱萸酒。

真珠

[宋代] 许将

蔌蔌圆英淡粉妆,肯随桃杏媚韶光。
金刀不到春风外,草密林深只自香。

送程给事知越州

[宋代] 陈睦

孔戣佳政在番禺,严助终年厌直庐。
欲解尘缨临曲水,忽惊计吏拜高车。
行归天上参鹓侣,暂向江边驻隼旟。
正想题诗凭郡阁,秋波绿净落芙蕖。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