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见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译文

落日金光灿灿,像熔化的金水一般,暮云色彩波蓝,仿佛碧玉一样晶莹鲜艳。景致如此美好,可我如今又置身于何地哪边?新生的柳叶如绿烟点染,《梅花落》的笛曲中传出声声幽怨。春天的气息已露倪端。但在这元宵佳节融和的天气,又怎能知道不会有风雨出现?那些酒朋诗友驾着华丽的车马前来相召,我只能报以婉言,因为我心中愁闷焦烦。记得汴京繁盛的岁月,闺中有许多闲暇,特别看重这正月十五。帽子镶嵌着翡翠宝珠,身上带着金捻成的雪柳,个个打扮得俊丽翘楚。如今容颜憔悴,头发蓬松也无心梳理,更怕在夜间出去。不如从帘儿的底下,听一听别人的欢声笑语。

注释

①熔金:日落时金黄燦爛的颜色。
②暮云合璧:形容日落后,红霞消散,暮云像碧玉般合成一片。
③中州:今河南省,此处指北宋都城汴京。
④三五:古人常称阴历十五为“三五”,此处代指元宵节。
⑤铺翠冠儿:上面装饰着碧翠羽毛的帽子。

赏析

本词是李清照所作。通过今昔对比,抒写今昔苦乐不同的情景,表达忧时伤世怀念故国的情思。上片描绘元宵节傍晚明分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下片写闭门幽居,抚今追昔,悲不自胜的感受。结尾两句抒情极为凄楚,令人酸鼻。上片写今年元宵节的情景。开头两句对仗工整,辞采鲜丽。如此气候,预示当晚的灯节将有一番热闹场面。但下面一句陡转,“人在何处”,是一声充满迷惘与痛苦的叹息。包含着词人抚今追昔的意念活动,也是全词情感的基调。景色虽好,可我究竟在什么地方?自己的丈夫、中原的父老、半壁江山又在何处?实在是无比伤恸的悲叹。“元宵佳节”三句又一波折,元宵佳节日暮时分的“融和”景象。中间插入“岂无风雨”之语,仿佛是无端忧虑,但这正表现出作者多年来颠沛流离饱经折磨的特殊心境,也为下文不应邀出去做铺垫。谢绝同游正表现出她的心绪落寞。下片以细致的笔墨转写当年青春少女着意穿着打扮,青春活力的心境和情景,也通过这个侧面追忆当时汴京热闹繁荣的景象。以下再次陡转,写如今年少不再,蓬头垢面无心打扮的情形,与往昔形成鲜明的对比。两种迥然不同的心境,反映出南渡前后词人两种不同的生活境况和精神面貌,抒发了作者对故国的深情思念。这在那个时代里有典型意义。全词在艺术上运用今昔对照与丽景哀情相映的手法,并有意地将当时的口语与精致的文学语言交错融合,形成一种文白相济、雅俗共赏的风格。

李清照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以词著称,有较高的艺术造诣。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辞海》1989年版)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送楼兵备入蜀

[明代] 胡直

建节朝辞出五云,离亭落叶满晴曛。
楼船直泛芙蓉水,宝剑行当虎豹群。
三峡回旌连雁度,两川吹角杂猿闻。
悬知缓带西南静,司马无烦谕蜀文。

古意

[明代] 胡粹中

四时既平分,二气亦均施。
草木悦春晖,霜露亦凋瘁。
舒惨贵适宜,好恶初不计。
恩多易生怨,威亵忘敬畏。
治世以大德,小惠所不贵。
贤哉诸葛公,斯言深有味。

自题

[宋代] 胡绾

我为平易政不苛,无复遣人夺农作。
看汝鼓腹乐太平,老瓦盆中盛酒酪。

乐府杂曲 鼓吹曲辞 上之回

[明代] 胡缵宗

上之回,自回中。
陇山晴,秋云空。
上之回,自终南。
罢期门,调云骖。
上之回,自岱宫。
带三观,盘六龙。
上之回,自汾河。
泛楼船,横棹歌。
上之回,自灊岳。
射赤蛟,导神雀。
上之回,自大宛。
驾龙驹,飞凤幰。
居九重,垂衣裳。
一人端拱,千祀无疆。

望海石

[宋代] 胡融

枯藤拄苔磴,长啸淩秋风。
天空白露下,碧落摩青铜。
夜半见海日,发轫扶桑红。
黄支与流求,出没白浪中。
久誇坎井见,始知天壤空。
招手唤海童,寄书蓬莱宫。
我欲蹲此石,投竿慕任公。
巨鳌傥可得,持压江之东。

嘉定二年秋重游洞霄

[宋代] 胡衍

馀杭泉石欠幽探,净拂衣尘入翠岚。
九锁山门云上下,一峰天柱殿西南。
元封旧事无人记,德寿仙游有客谈。
痛饮丹泉卧玄石,松风满耳梦初酣。

佛牙山

[宋代] 胡鉴

烈火烹煎沸鼎游,梦回渐觉此身浮。
坐忘三载蕉中鹿,卧护一帆天际舟。
要识此心如止水,尽将尘迹送牢愁。
荆溪莓藓青无恙,待与石亭三日留。

追和叔祖自述韵

[宋代] 胡震雷

霅川疑狱独承当,敬远炎炎即馆凉。
帝子几曾谋不道,相臣自弗肯包荒。
李猫初劾犹全命,梁犬重评竟断肠。
甘死如饴行素志,岂知流入杀青香。

浯溪

[宋代] 臧辛伯

四山凝碧一江横,读尽唐碑万感生。
却想老仙明月夜,度香桥下听溪声。

四月一日霖潦新霁痼疾稍瘳乍归故园拂剔丛莽

[宋代] 舒岳祥

衰翁病起头初裹,拄杖穿林探笋生。
悄悄菰蒲看鸟下,疏疏杨柳见人行。
一春长雨花全瘦,半日佳晴蝶便轻。
小立绿阴青子下,秾华洗尽总幽情。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