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朝代:唐代 作者:岑参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连山若波涛,奔走似朝东。
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
五陵北原上,万古青濛濛。
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
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译文

大雁塔的气势宛如平地涌出,孤傲高峻耸立好像直接天宫。登上雁塔绝顶仿佛离开尘世,沿阶盘旋攀登有如升越太空。高耸宏伟似乎压盖神州大地,峥嵘崔嵬简直胜过鬼斧神工。四角挺拔顶天遮住太阳光辉,塔高七层紧紧地接连着苍穹。站在塔顶鸟瞰指点翱翔飞鸟,俯身向下倾听阵阵怒吼狂风。山连着山好比波涛汹涌起伏,奔走如百川归海来朝见帝京。两行青槐夹着天子所行道路,宫阙楼台变得多么精巧玲珑。悲凉秋色打从关西弥漫而来,苍苍茫茫已经布满秦关之中。再看看长安城北汉代的五陵,历经万古千秋依然青青。清净寂来的佛理我完全领悟。行善施道素来是我做人信奉。我发誓回去后行将辞官归隐,我觉得佛道的确能济世无穷。

注释

①突兀:高耸。
②鬼工:非人力所能。
③宫馆:宫阙。
④净理:佛理。
⑤胜因:善缘。
⑥挂冠:辞官。
⑦觉道:佛道。

赏析

此诗是写登佛塔回望景物,望而生发,忽悟佛理,决意辞官学佛,以求济世,暗寓对国是无可奈何的情怀。
首二句写未登之前仰望全塔;三、四句写登塔;五至八句写塔之高耸雄峻。九、十句写由上俯看;十一至十八句,写在塔顶向东南西北各方所见的景物。最后四句写忽悟“净理”,甚至想“挂冠”而去。
诗在描摹大雁塔的巍峨高大方面,可谓匠心独运。“如涌出”、“耸天宫”、“碍白日”、“摩苍穹”等等,语语惊人,令人有亲临其境之感,不禁为之惊叹。

岑参
岑参(715-770),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曾随高仙芝到安西、威武,后又往来于北庭、轮台间。官至嘉州刺史,卒于成都。长于七言歌行。所作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有《岑嘉州诗集》。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閒居

[清代] 林占梅

深观事理历时艰,养拙年来独闭关。
阅世真如棋局变,辞官始觉布衣閒。
酒怀冷落愁中减,诗草零星病后删。
赖有小园堪涉趣,何须笠屐远看山。

大人奉使代藩期逝未返以诗纪怀 其七

[明代] 魏学洢

漫说宦游好,那知作客难。
晨昏惟逐队,僮仆共盘桓。
旅病难形字,家书数自看。
不堪离别况,渐欲憎长安。

四月朔观牡丹崇效寺 其二

[清代] 陈宝琛

还披图卷憩僧房,六十年来梦几场。
楸树正花吾羡汝,及当平世见朱王。

搏云吟 其三

[明代] 申佳允

月影瞿瞿鹤影疏,雨帘清閟净名书。
虎狼喝夜蛟螭舞,十丈酸风不怖余。

海屋添筹二首寿尹金峰侍御太翁 其一

[明代] 赵完璧

凉飙西下吹洪涛,秋空怒捲云山高。
紫霞绿雾从游遨,金银台畔追仙曹。
醉指三山看海屋,此中筹算原于穆。

姚米山太守翀以卢观察望吴山八峰诗属和家君因率弟妹限韵分咏玉笋峰

[清代] 韩鸾仪

㟏岈卓立自然渐,不逐龙孙冒雨添。
解箨无心完太璞,笑他玉版断新尖。

寄答慎上人 其二

[清代] 李锴

水石萧然外,孤茅亚雪深。
物方随荡涤,我亦乐销沈。
羁绁未终谢,梦魂时一寻。
坐看梅子意,已了即非心。

读黄亨夫万玉山房稿赋赠

[明代] 佘翔

曾谏长杨猎,翻为泽畔吟。
幽兰搴作佩,流水咽鸣琴。
天地飞扬态,山林偃蹇心。
若非同调者,白雪几知音。

秋日怀钱同野

[明代] 卢楠

象魏独怜秋气清,苦垂冤颈且长缨。
背巢寒鸟经年别,出塞风云尽日横。
鲍叔衣冠频怅望,襧衡词赋已吞声。
沧洲忆汝伤心极,坐啸惊看白发生。

读西史有感三十七首 其十四

[近现代] 连横

队队长征试马蹄,昆崙山势界天西。
前狼后虎猖狂甚,一棒当头喝睡狮。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