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斛珠 珍珠兰

朝代:清代 作者:黄燮清

慰人寥寂。
玲珑一串烟丝密。
柔枝细蕊幽香别。
金谷楼头,凉夜正相忆。
晚妆帘底疏星碧。
泪痕穿作连环结。
枕函松落圆难觅。
粘上云翘,秋是露华滴。

黄燮清(1805~1864)近代文学家。原名宪清,字韵甫,号韵珊,又号吟香诗舫主人。浙江海盐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应会试不第。以实录馆□录用湖北知县,因病未能赴任。家居著书自娱。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军攻克海盐,他避往湖北,曾就官宜都、松滋知县。黄燮清才思富赡,诗、词、曲均所擅长,尤工词。他的诗,早年学汉魏,多摹拟之作。中年以后,由于政治上的失意,写了不少抒发个人抑郁不满和反映人民疾苦的作品。特别是鸦片战争时期的《吴江妪》、《十一月朔日大雪》诸诗,深切地表示了对国家命运和人民苦难的关注。这些诗在艺术上质朴畅达,情见乎辞。这一时期是他诗作最有成就的时期。此外,他还有不少吊古咏史的作品,借古讽今,深沉豪放,如《广陵吊史阁部》、《黄天荡怀古》等,颇为人所传诵。一些小诗,如《长水竹枝辞》等,也颇清新流丽,自具特色。他的词,除〔水龙吟〕《题沈晓沧年丈炳垣月夜渡海卷》等少数忧时感遇的篇什外,大多题材狭窄,选词造名,亦多雕琢痕迹。晚年写作的〔满江红〕《题施庭午茂才杞忧草》一类内容较为充实的词,对“征调可怜财赋尽,流离但觉乾坤仄”的社会现实,作了生动如实的反映,客观上暴露了封建统治者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但对太平军则持敌视态度。他所撰制的传奇,文词□丽,时人比之尤侗。著有《倚晴楼诗集》12卷,《倚晴楼诗续集》4卷,《倚晴楼诗馀》4卷,存词220余阕,《国朝词综续编》24卷,《倚晴楼七种曲》等。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峡山飞来寺 其一

[明代] 邓时雨

峡束一江流,冥搜寄此邱。
树藏猿洞隐,松老鹤窠留。
扫石残碑认,封苔曲磴幽。
梁萧遗幻迹,于此觅奇游。

咏蕉

[清代] 汪廷桂

芳心舒卷总相宜,移向空阶好护持。
才得一窗新绿影,夜来风雨可能支。

丹渡晴帆

[清代] 陈洪泽

万顷波涛涌,飞帆汎远空。
迷离烟水里,缥缈有无中。
席挂前山树,歌闻别浦风。
舟从斜日渡,人自碧霄逢。
一苇疑难即,千层望不穷。
盛朝清晏候,雀鹢任西东。

秋日集海珠寺

[明代] 李需光

万顷波涵碧海澄,龙宫珠放耀仙城。
光浮五色琼楼出,幻化诸天贝阙擎。
宝磬漫敲春昼永,梵音长逐晚潮生。
我来拂麈逢僧话,四面光风惬素情。

江天秋晚图

[金朝] 王绘

万顷波间踏浪儿,潇湘秋晚趁归时。
四山红叶风声健,散入侬家欸乃词。

鹿耳门即事 其三

[清代] 陈梦林

地震民讹桐不华,处堂燕雀自喧哗。
无端半夜风尘起,几处平明旌旆遮。
牧竖横篙穿赤甲,将军战血漫黄沙。
传闻最是游公壮,登岸漂然不顾家。

捣练子 见《众香词》

[清代] 纪松实

花渐放,睡初浓。
啼鸟枝头啄小红。
拈笔欲消春昼永,冰花还在石虚中。

玉山亭

[清代] 殷誉庆

万顷澄光倚翠屏,矶头缥缈峙孤亭。
窗收吴楚千帆白,座揖金焦两点青。
高岸浪交遥似没,危崖木落倒堪听。
扁舟待渡依江浒,疑有鱼龙积气腥。

扬子江放棹

[清代] 陶士契

万顷玻璃一叶舟,金焦倒影共天浮。
乘虚拟向河源客,狎浪真随海上鸥。
龙出寺云趋海岛,鹤盘关月近扬州。
眼光无界情无际,奇绝年来是此游。

和友招游西湖 其一

[明代] 钟禧

湖光山色最宜秋,君不来招也去游。
已辨蜀川千丈锦,为谁今日尽缠头。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