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

朝代:宋代 作者: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译文

一夜之间,炎炎烈日的晴空,忽然降下了渴望已久的甘霖;我在睡梦中惊醒,只觉得浑身舒适,凉气沁人。
我不愁屋子会漏雨,淋湿我的床;只是欣喜溪流中涨满了雨水,不用再为干旱担心。
我想,那千里平野上,喝够了水的稻子一定是葱绿一片;于是觉得,这五更天雨水敲打着梧桐,是那么的动听。
像我这没有田地的人尚且欢欣鼓舞,更何况田间的农夫,祈望着丰年,该是多么的高兴。

(一○八五-一一六六),字吉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徽宗朝,以兄弼恤恩授将仕郎。试吏部优等,赐上舍出身,擢国子正兼钦慈皇后宅教授。迁辟雍博士,除校书郎。历应天少尹。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提举淮东茶盐。高宗建煤田为三年(一一二九),改提举湖北茶盐,徙广西运判,历江西、浙西提刑。绍兴八年(一一三八),会兄开与秦桧力争和议,兄弟俱罢。逾月复广西转运副使,得请主管台州崇道观,侨居上饶七年,自号茶山居士。二十五年桧卒,起为浙东提刑。明年改知台州。二十七年召对,授秘书少监,擢权礼部侍郎。以老请谢,提举洪州玉隆观。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以左通议大夫致仕。乾道二年卒,年八十二,谥文清。有《经说》二十卷、文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茶山集》八卷。《宋史》卷三八二有传。曾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本(简称武英殿本),及《两宋名贤小集》所收《茶山集》(简称小集)、《瀛奎律髓》(简称律髓)。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临江仙

[近现代] 喻蘅

苦忆驹乡幽胜地,凤桥画齿澄池。
文宫武庙列碑螭。
希文与朱子,遗迹孰知之。
今岁中秋水浒会,八方荟集宏辞。
揭牌荣典耐庵祠。
幽光终炳焕,刍议纪吾词。

怀内堂弟詹雪樵司马

[清代] 王德爵

客燕呢喃寄一枝,碧窗水馆细评诗。
西风黄叶秋声里,疏雨红镫夜话时。
粟影此身同物外,杨花如梦又情痴。
屋梁月色思君甚,忆否江南杜牧之。

解语花 咏牡丹

[清代] 俞绣孙

繁华独占,艳色无双,桃李春光贱。
玉人情倦。
东风里、锦帐半遮娇面。
红深翠浅。
似剪碎、断霞千片。
应算来、倾国倾城,会向瑶台见。
不放蜂偷蝶恋。
倚新妆无语,浑是娇懒。
惜春将半。
销魂处、别有背人深愿。
华年似箭。
但岁岁、花时常健。
休负他、酒满金樽,更画屏深院。

句 其二

[宋代] 戴槃

春水绿平野,夕阳半山红。

沂州李家庄题壁和吴中许令芬女史韵二首 其一

[清代] 陆汝猷

白杨衰草警新寒,袖掩征衫尚一堪。
到处留题泥爪印,我刚北去雁刚南。

张南山丈招集松心草堂同温伊初陈兰甫夜话作

[清代] 徐灏

清风来无边,凉月照半席。
相携素心人,共乐太古夕。
阶前侵寒绿,堂后敞虚白。
两水自潆洄,层轩迥幽寂。
老渔昔行吟,垂钓江旁石。
几年扫荆榛,于此聚瓴甓。
洋洋听松庐,海内诗名藉。
流光七十载,此境等空色。
岂知万株松,早定水边宅。
胜地非偶然,相与三叹息。

拟古十首 其三

[金朝] 张建

枯桑依颓垣,摧折生理微。
剥我枝间叶,备君身上衣。
叶尽谁复顾,栖鸟来亦稀。
君看牡丹丛,日日笙歌围。

宿惠山楼同若洲宾王鲁瞻限山字

[清代] 吴峻

一步一芳树,相看未许攀。
欲寻前梦好,只与素心闲。
小雨散春墅,疏烟笼夜山。
危楼欢笑语,吹响下人间。

节妇郑氏诗

[清代] 孙日高

一死从夫孰颉颃,盖棺犹著嫁衣裳。
丹心直付冰霜冷,白骨能同日月光。
天上玉楼应有伴,人间巾帼独流芳。
尘阛那得留仙种,两两精魂依北邙。

怀仙志

[明代] 姚启璧

一死如何一笑轻,西楼消息问飞琼。
儿家旧倚清商曲,长付秋蛩怨月明。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