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园春酌二首

朝代:明代 作者:谢榛

共醉春风且放情,白云无定若浮名。
好花开落寻常事,遮莫黄鹂不住声。

1495~1575明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一号脱屣山人。临清(今属山东)人。他年轻时刻意为歌诗﹐渐渐闻名于当世。入京后就与李攀龙﹑王世贞等人建立诗社﹐谢榛为长。但随着李攀龙的名声大﹐再加上他论诗与李攀龙的意见有所不合﹐于是李攀龙与他绝交﹐王世贞等人袒护李攀龙而排挤谢榛。但谢榛诗名已着﹐从此他遍游诸藩王之间﹐先秦﹑晋﹐后燕﹑赵。他从布衣终其身﹐死在游历途中的大名。谢榛论诗的主张主要表现在《四溟诗话》里。他的基本态度是与李攀龙﹑王世贞一致的﹐也是极力主张模拟盛唐﹐鄙视宋人﹐并且认为:"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岂有不法前贤而法同时者﹖"但与李攀龙等人稍有不同的是他取径较宽﹐认为初盛唐14家"咸可为法"﹐并且看到这些大家风格各有不同:"有雄浑如大海奔涛﹐秀拔如孤峰峭壁﹐壮丽如层楼迭阁﹐古雅如瑶瑟朱弦﹐老健如朔漠横雕﹐清逸如九皋鸣鹤﹐明净如乱山积雪﹐高远如长空片云﹐芳润如露熏春兰﹐奇绝如鲸波蜃气。"他强调﹐对这14家应"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得此三要﹐则造乎浑沦﹐不必塑谪仙而画少陵也"。谢榛较重视诗歌创作中各有所得的"天机"和"超悟"。由此出发﹐他强调情真﹐不要摹拟太甚:"今之学子美者﹐处富有而言穷愁﹐遇承平而言干戈。不老曰老﹐无病曰病﹐此摹拟太甚﹐殊非性情之真也。"并且还强调"人不敢道﹐我则道之﹔人不肯为﹐我则为之"的独创性。这些看法显然比李攀龙诗论开通和高明。但是﹐谢榛尽管提倡"超悟"﹐提倡道他人所未道﹐其目的主要还在追求诗篇中的"警句"。他认为:"凡作诗先得警句﹐以为发兴之端﹐全章之主。格由主定﹐意从客生。"而且认为这类"超悟"式的独特的警句﹐既可以通过"静室隐几﹐冥搜邈然"的办法﹐也可以通过"阅书醒心﹐忽然有得"的办法﹐这些都是脱离生活的错误门径。他的诗歌创作有时仅得佳句而难见完篇﹐这种现象正是他创作指导思想所带来的必然结果。谢榛的诗歌创作有两方面较为突出。一是因他长期转徙于公卿﹑藩王之间﹐过着类似乞讨的生活﹐所以其诗经常发抒他飘游中的凄苦情怀。如《夜坐感怀寄徐文山》等篇﹐苦情愁绪﹐溢于言表。他描写旅途的困顿也颇为真切精细:"凉雨何冥冥﹐黑云复浩浩。山行夜不休﹐破屋临古道。数口远相投﹐芜秽不及扫。园荒无主人﹐马散啮秋草。"(《雨中宿榆林店》)诗人也时常升腾起"他年学耕稼"(《春夜即事》)和"亦有逃禅意"(《暮秋夜柬宗上人》)的愿望。但实际上他仍然是到处奔波。二是由于他长期游历秦﹑晋﹑燕﹑赵﹐所以塞外风光常常出于笔端。象《塞上曲四首》﹑《胡笳曲》﹑《九月雪》﹑《冬夜闻笛》等诗﹐较为生动地描绘出"吹落梅花雪满山"﹑"菊花含冻不成秋"的景色﹐也表现塞外人们的风貌和情怀:"弯弧仰射双鵰下﹐日晚穹庐带雪归"﹐"野烧连山胡马绝﹐何人月下唱凉州﹖"有些诗歌还吐露出他期望良将守边的想法。他在《送许参军还都下兼寄严冢宰敏卿》里就大声疾呼:"三关父老且挥涕﹐当代应多卫霍俦﹗"谢榛善长近体﹐五律更优。如《暮秋同冯直卿﹑秦廷献﹑李士美迎黄花山》:"深入黄花谷﹐高临玉女台。迎人千嶂出﹐随意一樽开。寒露垂瑶草﹐秋风扫石苔。子长耽胜绝﹐猿鸟莫相猜。"句烹字炼﹐表现出他风度端凝的艺术功力。此外﹐他的一些七绝也能节制精严﹑神采焕发﹐如《怨歌行》等﹐抒发情怀﹐颇为蕴藉。着有《四溟集》24卷。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洞仙歌 开南溪初成赋

[宋代] 辛弃疾

婆娑欲舞,怪青山欢喜。分得清溪半篙水。记平沙鸥鹭,落日渔樵,湘江上,风景依然如此。
东篱多种菊,待学渊明,酒兴诗情不相似。十里涨春波,一棹归来,只做个、五湖范蠡。是则是、一般弄扁舟,争知道,他家有个西子。

送河东提刑张太博

[宋代] 范仲淹

忆守姑苏日,见君已惊人。
翩翩幕中画,落落席上珍。
强记及敏力,一一精如神。
洎余领西帅,密与羌夏邻。
君来贰边郡,表里还相亲。
有如得四支,周旋卫其身。
予始按万渠,兵行百物陈。
而君主其事,进退皆有伦。
羌酋八九百,醉歌喜齗齗。
传告以号令,再拜冈不驯。
作城大顺川,扼胡来路津。
汉军始屯集,虑骑俄纷纶。
诸将稍畏怯,偶语辞艰辛。
君跃疋马去,入险将死滨。
持挝画祸福,虎校靡不遵。
呼兵就畚插,悦使咸忻忻。
画夜战且役,城成未逾旬。
虑乃急攻我,万众生烟尘。
苍惶被矢石,遁走无逡巡。
君驰奏阙下,感慨动中宸。
是秋怀敏败,虑势侵泾源。
天地正愁惨,关辅将迸奔。
腹心苟不守,皮肤安得存。
予召蕃汉兵,趋邠当北门。
诸将切切议,谓宜守塞垣。
惟君力赞我,咸镐为本根。
全师遂鼓进,连城息惊喧。
果释天子忧,奖诏垂明恩。
予贰机衡重,君掌食货繁。
岂敢懈夙夜,未尝摅笑言。
今叨领南阳,会君乘使轩,
携手百花洲,无时不开樽。
语论极今古,情契及子孙。
气同若兰芝,声应如篪埙。
浩歌忘物我,剧饮无凉暄。
自问平生心,此乐曾几番。
一旦改使节,匆匆指并汾。
惜别固不忍,赠行当有云。
從来宿兵地,北与胡汉分。
长河出紫塞,太行入青云。
天然作雄屏,览者怀忠动。
行府在平阳,山川秀氤氲。
尧民击壤歌,千古犹得闻。
君有经济心,润以金石文。
揽辔问风俗,坐堂精典坟。
此道日益大,行行思致君。

瞿唐行

[宋代] 陆游

四月欲尽五月初,九十未及八十余。
开口何曾谈世事,收身且复爱吾庐。

次杨乐道韵六首其三——幕次忆汉上旧居

[宋代] 王安石

汉水泱泱绕凤林,岘山南路白云深。
如何忧国忘家日,尚有求田问舍心。
直以文章供润色,未应风月负登临。
超然便欲遗荣去,却恐元龙会见侵。

舟中晓望

[唐代] 孟浩然

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
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
问我今何去,天台访石桥。
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

醉歌行

[宋代] 文天祥

乃知贫贱别更苦,况我飘转无定所。
心怀百忧复千虑,世人那得知其故。
娇儿不离膝,哀哉两决绝。
也复可怜人,里巷尽呜咽。
断肠分手各风烟,中间消息两茫然。
自断此生休问天,看射猛虎终残年。

宣德楼

[宋代] 范成大

嶢阙丛霄旧玉京,御床忽有犬羊鸣。
他年若作清宫使,不挽天河洗不清。

和王道录韵其人尝住茅山

[唐代] 王翰

两首新诗墨色浓,飘然逸气有仙风。
藜床清梦飞为蝶,竹杖通灵化作龙。
商皓芝田云更白,葛公丹井水无红。
他年勾曲寻真去,会向云边问小童。

闻沂州卢侍郎致仕有感

[宋代] 欧阳修

少年相与探花开,老病惟愁节物催。
蹉跎归计荒三径,牢落生涯泥一杯。
颍上先生招不起,沂州太守亦归来。
自媿国恩终莫报,尚贪荣禄此徘徊。

缺题

[明代] 陈嘉谋

施氏山前旧有人,吴王宫殿几重新.
年来绿树村边月,夜半清溪梦里身.
衰草尽随眉黛落,飞花长逐杜鹃声.
西家女侠今何在。白苎轻萝谢四邻.

关于夏天的诗